第191章 山市
“轟!”
宋真宗的封禪光團衝進了王蠡的神魂,毫無阻滯,因為王蠡放開了對宋真宗的阻攔。
神魂就象驟然吞進了一個龐然大物,一時難以消化,劇烈波動起來,王蠡的神魂也漲痛難當,一副副影像閃現於眼前。
有寇準力排眾議,噴著唾沫星子朝宋真宗嘶吼。
有澶淵之盟。
有奸臣拍馬屁。
有泰山封禪!
不得不說,宋真宗雖然拉低了封禪的下限,卻也意志軟弱,王蠡把他放進來之後,調動渾身解數,全力圍剿。
沒多久,光團放棄抵抗,選擇了被融合。
轉眼,王蠡的神魂就強了一截,致命的危機得了緩解。
‘有效!’
王蠡頓時大喜,再去尋找色澤晦暗的光團,將之拉入神魂吸收。
仍是宋真宗的。
顯然,宋真宗封禪之後,氣息遍佈於泰山,王蠡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可縱是如此,對於他也是大補之物。
每一座山的內氣都不盡相同,泰山的內氣,便是皇霸之氣,宋真宗再弱,也是封了禪的帝王,依舊是皇霸之氣,只是與秦皇漢武相比,遠遠不如。
不過這也恰巧適合現階段的王蠡吸收。
兩儀神魂將之煉化的非常徹底,神魂漸漸壯大,三種山之內氣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又反過來加固了神魂。
時間緩慢流逝,不覺中,十天過去了。
王蠡幽幽睜開眼睛,暗道了聲好險,還虧得宋真宗救了命。
果然,修行路上缺乏名師指點是件很要命的事,就拿這次來說,如果不是存在宋真宗這樣一個bug,自己就死定了。
泰山的山之內氣根本不是現階段的自己所能吸收。
鐘山的山之內氣,有小翠、秋容和小謝分擔,況且建都金陵的都是偏安王朝,進取不足,連帶鐘山的山之內氣也性狀綿軟。
玄墓山的山之內氣是梅花香韻,對神魂有益無害。
而泰山的山之內氣讓王蠡吃到了苦頭,也讓他暫時打消了去別的名山吸收山之內氣的想法。
宋真宗獨此一家,況且泰山在五嶽中,規模並不算龐大,至少道境之後才能考慮別的名山。
不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蠡的修為又上了個臺階,已是紫府境後期,這種修行速度絕對聳人聽聞,但王蠡認為合理。
畢竟紫府境修的是神魂,自己的神魂吸收了泰山的部分山之內氣,不晉階才不正常。
我是拿命掙來的啊!
當然,泰山的山之內氣渾雄無比,吸收的量只是微乎其微,而且王蠡吸收的大部分來源於宋真宗,小部分源於李隆基。
其餘秦皇漢武、劉秀李治,他沒敢觸碰。
更遑論孔聖他老人家,以及在泰山留下墨寶的名人。
對於王蠡來說,泰山就是一座寶藏,將來入了道境,還會再來。
王蠡沒有急於離去,雖然不再吸納山之內氣,但泰山那雄渾的氣息仍在影響著他,他時而練劍,時而演練神通,或者登臨山頂,觀摹名人的墨寶。
譬如杜甫的《望嶽》,蘇軾的《黃茅崗》,蘇轍的《題靈巖寺》,以及秦《泰山刻石》,漢無字碑、唐《雙束碑》、《垂拱碑》、《紀泰山銘》,宋《登泰山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青帝廣生帝君贊碑》、《宋封祀壇頌碑》、《祥符碑》,明《去帝號碑》、《祝文碑》等等名碑刻石。
每一座,王蠡都觀摹許久,以精神與之共鳴,體會著作者的心路歷程,這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一筆一劃中,皆有真韻。
不覺中,已是十二月中旬。
這日,王蠡的文氣自發翻湧,幻化出一個個文字,又歸於一體,心靈轟然一震,象形神通領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