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只是初步領悟了離靜之法,切不可自滿!
學海上的狂風巨浪,似乎與靜有著內在聯絡,初步掌握了離靜之法,所經之處,風浪都小了些。
王蠡大膽假設,或許是天下間,無數學子的喜怒哀樂凝聚成了學海上的風浪,而離靜之法,可以遠離內心的煩躁,故而風浪也會相應減弱。
不覺中,三日一晃而過。
這三日裡,王蠡沒碰到一艘船,離靜之法漸漸熟練,並且摸到了釣魚與文氣損耗之間的平衡,總共出了四十餘杆,只有三杆是空杆。
共收穫了文氣丹三粒,文華丹二十九粒,竹卷五卷,金身訣一份,干鏚三副,文士劍兩柄,神通白矢精義,六爻精義各一份。
竹卷都是文章精義,直接吸收,瞬間理解,加深了知境的沉澱,在儒家心法七境中,知境是基礎中的基礎,知境越厚實,後續心法就越完美,威力也越大。
六爻精義是在典獄司仿造的諸葛武候竹簡上更加一步,憑此有機會推衍出方田之後的神通,差分。
方田的字面意思是以邊長求面積,差分是在所求面積中,進一步劃分比例,運用在奇門遁甲上,可以更加細分,精準控制,提升陣法的威力。
金身決類似於劍鎧,可以激發文氣形成護甲,這不是神通,而是儒家對文氣的應用,算是功法一類,或許一級書院有這類功法,但寒山書院絕對沒有,王蠡打算回去上交。
干鏚是盾牌與大斧的組合。
幹指盾牌,戚指大斧,在儒家話語中,被上升到了禮器的地位,組合起來是一副禮器,有機會參悟出軍禮。
一下子釣了三副,王蠡也是無語,哪怕家裡面小翠和香菱都需要參悟,有一副也足夠了。
文士劍是儒家的法器,鋒利異常,激發文氣可起到類似於劍修的效果,在人間非常罕見,僅這兩柄劍,便是天價。
三日後,一堵浪牆出現在視線中,高度足有十丈,即便王蠡初步領悟了離靜之法,都沒把握衝過去,只是駕著舟,遠遠圍著浪牆打轉。
根據一路駛來的經驗,風浪越大,得到好東西的機率就越高。
顯而易見,浪牆裡或能釣到真正的寶物。
“咦?”
突然王蠡留意到,有一艘七丈船直往浪牆衝,分明是藝高人膽大。
‘看來領悟了離靜之法的不止我一人啊!’
王蠡把注意力投去。
在學海里,只有領悟了離靜之法才能駛的遠,要不然風浪早晚會把船打翻。
陸陸續續,視線中又出現了幾艘船,無不向那艘船投去關注的目光。
“轟!”
船衝入浪牆時,浪頭矮了三丈,但仍超過船的高度,立刻把船打翻了。
王蠡自己也只有把握把浪頭降下三丈,不禁默默的拾起甲板上的東西,貼身放好,三副盾牌則是疊了起來,背在背上,右腰懸掛三隻巨斧,左腰掛著兩柄文士劍,武裝到全身。
幾條船都被嚇著了,圍著浪牆打轉,暫時無人敢衝去。
“兄臺好運氣,在下京師舉子陸路德!”
遠遠的,一名學子遙遙拱手。
“在下王蠡!”
王蠡也回了一禮。
陸路德笑道:“學海所得,其實並非全無規律,與其人天賦稟性有關,故而常能釣到重複之物,我欲以二十粒文華丹換取王兄一套干鏚,如何?”
喜歡紅樓聊齋逍遙仙請大家收藏:()紅樓聊齋逍遙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