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機緣連連
還有兩名學子與王蠡同時發現文氣丹樹,不約而同的加快速度,從衣飾上的徽章可以辨認,分別是鹿鳴書院與白鹿洞書院的學子。
卻面生的很,顯然不是金陵本地人。
“小小三級書院也敢來搶?識相點,一邊去!”
一枚文氣丹,價值一點積分,擱在修行界中,相當於兩塊靈石,二人都有類似於王蠡的想法,即便自己用不到,也是一筆不斐的財富,紛紛出言喝斥。
王蠡二話不說,再次使用雲門大卷,向白鹿洞書院的學子劈去,他料定兩人不會聯手。
果然,那鹿鳴書院的學子見狀大喜,手腳並用,如猿猴般靈活。
不愧是一級書院出身,有些學子爬到這個高度,已經非常吃力了,別說搶奪書冊與文氣丹,能維持著不掉下去就算不錯。
只能眼熱的看著,心裡也懊悔不迭。
熱血傷頭啊!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走十尺徑和百尺徑呢。
而那白鹿洞書院的學子見著威勢駭人,不敢怠慢,伸手虛挽弓,接連四枚利箭射出!
【神通?參連】!
參連是前射一箭,名曰白矢,必中,後三箭連珠,每一箭的威力都比前一劍增加兩到五成,殺傷力極大,且避無可避,要麼硬抗,要麼以神通抵擋。
王蠡做夢都想領悟箭道神通,但眼下不是觀察之時,只以心神導引雲門大卷,四色劍光將那前後四箭給淹沒了。
必必撲撲悶響不斷,文氣翻湧起來,箭矢消散於劍光中,又擊打在那學子身上,一聲慘叫,身體翻滾著向下墜落。
王蠡嘴角現出了一抹笑容,這是看的見的進步,不過那鹿鳴書院學子快要靠近文氣丹樹了,於是一聲鳳唳,發動鳴和鸞神通,身形一閃,穩穩當當站在樹前,再袖子一甩,把數十枚文氣丹悉數收入袖底。
“你……”
那學子一驚,現出不憤之色。
“承讓!”
王蠡微笑著拱了拱手。
看著光禿禿的樹幹,那學子神色一陣掙扎,或許木已成舟,也可能被王蠡的實力鎮住了,不欲多耗文氣在無關爭鬥上,只冷哼一聲,閃去了一邊,繼續攀登。
越往上,風越大,也越艱難,不時有人失足滾落。
王蠡始終沒看到薛蝌與柳湘蓮,各人有各人的命,真是一無所獲,他也管不了,依然不急不徐的前行。
“咦?”
又看到一本書: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宋代沈括所著,這次沒人爭搶,王蠡輕鬆拾起。
這種書的性質,屬於科普叢書,計二十六卷,雖頗為粗淺,與現代科學沒得比,但是闖書山,不是學知識,而是吸收精義。
夢溪筆談涉獵極廣,包括樂律,象數、藝文、書畫、藥學等諸多方面,就覺一股股精義流淌入魂體,很多從沒學過的知識自心靈滋生出來。
如樂律、書畫、藥學等等。
這種殘留于山坡的書卷其實很奇特,如果與自身的秉性不相契,精義會從你的心靈中帶出些雜質,使你的心靈更加純粹。
這並不是說丟掉了知識,而是知識迴歸為普通的記憶,不大可能領悟成精義,並且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忘。
不過這部夢溪筆談與自己極為契合,王蠡覺察到,自己的身體變粗壯了些,個頭也高了些,分明是魂體增強了。
越往上,人數越少,也意味著實力越強,王蠡輕易不會去搶奪別人的機緣,當然,如果他先得手,別人也不會來搶他的。
畢竟走書山需要七天,這才剛開始,顯然,越往高處去,機緣就越好,大家都想著留有力氣繼續攀登。
不覺中,一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