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去止之法
在家裡貓了兩天,王蠡一早去了府學。
大鄭極其重視文教,每個縣都有縣學,府裡也有府學,省裡是貢院,京城則是國子監,而在縣以下,依靠諸多的雜牌書院起著蒙學作用,
金陵府單論面積人口和富戶,比京師還略勝一籌,畢竟氣候更加溫潤適宜,很多勳貴都喜歡留在金陵,而不是在京師吃沙子。
蒙古那邊隨著過度放牧,京城的沙塵暴越來越多了。
因著經濟的繁榮,每隔幾年,都會有富戶向府學捐資修葺殿堂觀宇,金陵的府學,也冠絕大鄭。
今日的府學,大門洞開,迎接三十名新科秀才,只不過,秀才的學籍依然落在縣學,並不轉遷到府學。
府學直接管理縣學,並調解各縣學書院,以及跨縣學子之間的糾紛,同時釋出適合秀才去完成的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秀才,未必是廩生,而大鄭的秀才,全部是廩生,如果王蠡願意,可以給學子做廩生保,賺那一二百兩銀子。
三十人站在大成殿前,依著平時的熟捻程度,三三兩兩說著話。
很多人都不自禁的打量向王蠡,以及薛蝌、衛若蘭與張語之,畢竟這四人太年輕了,連弱冠都不到。
尤其是王蠡,更是矚目的焦點。
“薛兄收了多少賀喜銀子?”
王蠡不經意問道。
考中之後為何放三天假?
休息調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讓你有充足的時間收喜錢。
薛蝌便是笑的合不攏嘴道:“大伯母給了二十兩,大堂哥給了十兩,榮國府老太太給了十兩,王夫人給了十兩,璉二爺和璉二奶奶算一起,給了十兩……”
柳湘蓮聽的瞠目結舌,羨慕道:“薛兄,你行啊,考中秀才直接收了一百多兩銀子,爭取一鼓作氣考中舉人,再賺他個幾百兩,指不定還會有人來投佃。”
大鄭的制度,全面參照大明,舉人擁有蔭四戶,四百畝免稅額度的特權。
當然,在現實操作中,很多舉人都超綱了,地方官府也睜隻眼閉隻眼。
“嘿嘿!”
薛蝌幻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嘿嘿怪笑。
是的,幾個月前,他還是個窮鬼,如今卻一步邁入了有錢人行列。
“呵,小人得志!”
張語之看著王蠡那邊的歡聲笑語,酸溜溜的哼了聲。
衛若蘭擺擺手道:“且讓他得意一陣子,跳的越高,摔的越狠,咱們只要小心不犯錯,總是有機會的。”
“誒,大人來了!”
這時,有人驚呼。
三十名學子立刻閉嘴,列隊站好。
府學教授從大成殿裡踱了出來,身後跟著幾個差役。
“學生拜見大人!”
眾人齊齊施禮。
府學教授和縣教諭一樣,雖是朝廷的官,卻是國子監管著,間接是文界在管,是個清貴之極的職務。
“嗯~~”
府學教授捋著鬍鬚,一一看去,點頭道:“爾等既中了秀才,當戒驕戒躁,潛心於學問,切不可自滿!”
“謹遵大人教誨!”
眾人再次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