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眾女泛酸
“諸位!”
府學教授掐著時間,雙手一壓,大聲喚道:“開始抽籤罷。”
六十名學子依次抽籤,其中的七名種子,均是古怪的看了看王蠡,老實說,他們現在看到王蠡也挺怵的。
畢竟王蠡在二月份的時候填的那闕唐多令名滿金陵,很多姑娘都在傳唱,雖然熱度過去了,但是據有心人統計,點唱率仍在前二十之列。
可惜這個世界沒有版權,不然王蠡收銀子能收到手軟。
今次府試,王蠡雖只是三級書院的學子,卻是連斬兩名種子選手,關注度立刻上來了,不少姑娘都期待王蠡再出佳作。
由此可見,王蠡在大眾心目中的填詞水平,如今又有蘇大家助戰,再也不是弱雞了,而是幾乎誰碰誰死。
“王公子,多少號?”
柳湘蓮問道。
王蠡道:“八號!”
“僥倖,僥倖!”
柳湘蓮如釋重負的哈哈一笑:“在下九號,又一次與王兄擦肩而過!”
‘難道自己與柳湘蓮有緣?’
王蠡的神色有些古怪,兩次都是挨著,沒法用機率來解釋。
“夏兄,你不就是八號麼?”
有人望向一名紫宸書院的讀書種子。
此人是夏完淳的孫子,叫夏成棟,在這個時空,大鄭皇帝是地道的漢人,崇禎死後,江南的抵抗力度很弱,隨著太上攻佔南京,江南大地傳檄而定,夏完淳也不用英勇就義了,將家族傳承下來,漸漸發展成了書香世家。
上一場被王蠡淘汰的黃鶴鳴,是黃宗羲的重孫。
夏成棟的神色有些凝重。
王蠡填的那首唐多令,他就填不出來,最多隻能填成衛若蘭的水準,這其實在學子中已經是可以了。
可誰叫王蠡是穿越者呢?
清朝滿漢矛盾激烈,很多文人為避禍,寄情于山水,並不象明朝文人那樣熱衷於政治,湧現出了不少優秀的詩詞,不吹不黑,整體水平要高於明朝。
夏成棟拱手笑道:“紫宸書院夏成棟,幸會!”
“寒山書院王蠡!”
王蠡也拱了拱手。
填詞比試,姑娘們是主力,學子反而是配角,蘇妙貞與那名女子一人一張琴臺,相對而坐,有丫鬟把琴奉上。
王蠡和夏成棟坐在二女身邊。
這一場考試也很奇特,考官給出詞牌,由學子填詞,姑娘們彈唱,而學子以文氣輔助,於音律間比試。
可以說,填詞、唱功、文氣,三者都很重要。
如果習了音律神通,會大佔便宜。
眾人紛紛落坐。
府學教授大聲道:“請諸位學子以畫堂春為題填詞。”
畫堂春又名畫堂春令,以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為正體,雙調四十七字,算是一個比較偏門的詞牌名。
這也是沒辦法,熱門詞牌早被宋代大家寫濫了,動輒就是蘇軾、柳詠、陸游、辛棄疾、李清照的名篇,叫學子怎麼填?
只能從偏門的詞牌中選,如果你不懂,那對不起,算你倒黴。
科舉就是這樣殘酷。
這個詞牌一出,很多人暗道了聲糟糕,開始冥思苦想。
黛玉那一棚的諸女,也不由自主的望向了王蠡,突然黛玉道:“我們都拿筆寫,與他們的互相印證,比一比誰填的更好。”
小翠和香菱現出了尷尬之色,她們哪有黛玉那麼深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