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更是議論紛紛,很多人以為,王蠡是匹黑馬,卻是很明顯,黑馬變成了死馬!
“是你?王蠡,很搶眼啊,可惜運氣不好,碰上了我,其實以你之才,若有可能在一級書院就讀,或可為我的對手。
呵,差點忘了,白鹿洞書院宋雲書,現年二十二歲,第一次參加府試,幸會!”
那種子選手笑咪咪拱了拱手,一副吃定你了的模樣。
王蠡淡淡道:“人不能總靠運氣,虛無飄渺的東西,說沒就沒了,宋兄以為然否?”
宋雲書點頭道:“倒是一張好嘴,但願你莫要讓我失望!”
王蠡道:“我若名符其實,擔心的便是宋兄了!”
宋雲書意識到,在口齒上很難打擊王蠡,索性閉嘴不語。
王蠡拱手道:“寒山書院王蠡,現年十六歲,第一次參加府試,幸會!”
宋雲書挺無語的,沒想到王蠡會學著自己介紹一通,可身為一級書院的學子,講究風度,於是道:“我也不欺你,我的文氣兩尺五,比試時,可給你個面子,讓你雖敗猶榮!”
“哈哈~~”
王蠡哈哈一笑:“敗就敗了,哪有什麼雖敗猶榮之說,無非是敗者自我安慰罷了,我的文氣兩尺五寸一,不過我可不敢如宋兄般留手!”
說著,文氣猛的一湧,恰是二尺五寸一!
宋雲書心緒微沉,暗道踢上了鐵板。
文氣過兩尺,增長的速度會顯著下降,即便一級書院的學子能輕鬆搞到文氣丹,但相對於兩尺以下,增長的輻度也微乎其微。
兩尺以上,靠的是文華丹,每枚文華丹價值一百枚文氣丹,哪怕他是種子選手,每年也只能得到一枚。
他是連吃了三年的文華丹,才把文氣讀到二尺五,而王蠡不可能有文華丹,文氣怎會如此之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吃驚歸吃驚,些許差距,還不至於讓他喪失鬥志。
白鹿洞書院的教學水平,豈是區區寒山書院能比?
“肅靜!”
這時,府學教授大喝,但同時,也惋惜的看了眼王蠡,心裡道了聲,可惜了。
王蠡連戰連捷,每一輪,都乾淨利落的幹掉了對手,卻偏偏遇上讀書種子,這真是運氣背到家了。
可這是王蠡自己抽的,無法多說。
場中安靜下來,府學教諭朗聲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這話出於《論語·子罕》。
朱熹註解為進學不己,吻合孔子學而不厭的治學態度,在此基礎上發揮闡述,足以取得不錯的成績。
不過王蠡以詠歎讀書法默誦了幾遍之後,有了新的想法。
蘇東坡曾言: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意思是讀經不能聞一隻知其一,須從變遷的現象中尋求不動的本體。
通曉字句義理,只是初明道理,知理之後,依理而行,不行不得真知。
便如本題,已知逝與不逝之理,則須放下逝物,尋求不逝的本體,得其本體,親見不生不滅之境,方算真知。
讀經不奢求作聖則已,希聖就應如此用功。
突然王蠡渾身微震,以詠歎讀書法讀書,只是通曉字句義理,屬初明道理階段,而知理之後,還得依理而行,才能得真知。
問題是,自己並沒有依理而行啊。
喜歡紅樓聊齋逍遙仙請大家收藏:()紅樓聊齋逍遙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