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嵩哼了聲,正要開口,卻是張口結舌,一個字都說不出。
“錢公子,真有封口令?”
衛若蘭也不相信,試了下,並未出現奇蹟。
“聖人還真能管得了我的嘴?”
眾人來了興趣,紛紛要道出感悟,卻無一例外。
“好了,莫作無謂嘗試!”
縣教諭步入殿中,揮揮手道:“聖人下封口令,並非鄙帚自珍,實是一知半解,害人不淺,如爾等半吊子水平,若隨意傳授,豈不是誤人子弟?”
眾人想想也是。
縣教諭又道:“外面已有各大書院的人,爾等可自行決定是否加入,不過本官提醒一句,等階越高的書院,能教你的就越多,三個月後的府試,或能多幾分把握。”
有人問道:“大人,可有一級書院過來?”
縣教諭呵呵一笑:“一級書院豈是那麼好進,即便是童生,他也未必要,秀才是門檻,今次並無三大一級書院,爾等且出去罷,若是修出了神通,三日後可來縣學接任務,完成了,會給予不斐的獎勵。”
“是!”
眾人施了一禮,出了大成殿。
外面院子裡,有數十青年,統一身著秀才冠服,佩戴不同的徽章,都是各個書院的代表,另有幾名作書生打扮的妙齡少女。
儒家流派眾多,孔子之後,按照對孔子經文的理解,分為八派,其中以荀子和孟子為首。
按出處,又分為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農家。
按型別,有獨尊儒術型、儒道互補型、三教合一型。
另有理學和心學。
按學術,又有今古文經學、讖緯之學、玄學、道統學等好幾個大型別。
值得一提的是,書院之間也取長補短,鴻溝多數不是過於分明,甚至個別書院包容並蓄,不分流派。
“誰是今科案首?”
一名青年人喚道。
“在下王蠡,請問閣下如何稱呼?”
王蠡踏前一步,拱了拱手。
那人看了眼王蠡,非常自信的說道:“我們是二級書院,弘法書院,在大鄭各府城都有分院,學子近萬,繼承了法家的道統,鬥戰無雙,閣下若來我們書院,只要稍微努力些,舉人不敢說,秀才包你中!”
法家其實不能完全歸於儒家,儒家崇古,法家尚今,尚今是什麼意思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