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停戰!
於是就在燕國拓地四百餘裡的訊息傳到雍城的當天,雍城派出了兩支龐大的外交隊伍。
一支去往燕國平京,一支去往晉國中都。
等這支隊伍跨越紛亂的戰線和遙遠的路途終於到達中都的時候,已經二十多天過去了。
來中都的還是晉國人熟悉的面孔方應。
這二十多天已經是方應日夜兼程,盡全力趕路的結果了。
戰爭一旦打起來,很多原本便捷的路線就都不能走,比如龍望江,很多渡口全部被前線軍隊徵用,旁人要用,要麼繞遠路去下一個渡口,要麼就只能排隊等,運氣不好的話,排個七八天甚至十來天都是有可能的。
好在方應不走大型貨物,倒是勉勉強強過了河。
方應到達中都的時候,發現和已經全城戒嚴的雍城比起來,中都的氣氛還算緩和,幾乎感受不到太多戰爭的氛圍,尤其對於城中百姓來說,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再想想一路走來晉國農田裡那青翠的綠色,方應知道,這才是兩國真正的差距。
戰爭的勝負有一半是在戰場上分出的,還有一半是在後方分出的,對比晉國一派繁華的生機,原本最繁華的梁國反而顯得荒涼了。
前線部隊的損失需要大量抽調後方勞動力補充,而只經過了粗糙訓練便走上戰場的軍隊損失更快,於是就需要更多的人員。
這是個惡性迴圈。
方應心中不甘,但他知道,無論梁帝是從何種角度考慮這件事情,至少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對的。
梁國必須停戰。
在晉國與燕國的合力之下,梁國根本沒有生機。
雖然謝容本人並沒有停戰的打算,但他還是接見了方應。
其實在外界的傳言當中謝容是個相當幸運的人。
就在晉國出現巨大變動的時候,他卻好運的因為得到了英國公嫡女的喜愛,而成為了晉國的皇帝。
至少梁國官場的很多傳言裡是這麼說的。
謝容的母親死得早,死後建武帝也沒給很高的位置,可見是既沒有好家世,也不算受寵的,直到謝容登基之後才給追封了一下。
當然,這麼說其實也意味著謝容壓根沒啥母族勢力可以依靠。
一個即不得皇帝寵愛,又沒有母族支援的皇子,最後居然在那樣的變亂之後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要說沒英國公府的支援誰都不信。
沒英國公府的支援,謝容早就得完蛋啦!
有些人就是這麼傳言的。
說起來當初謝容與蘇明若的事情定下的時候,就算是晉國本國也少有覺得蘇明若高攀的,反倒是覺得謝容為了拉攏蘇家可真是下功夫了。
多虧了他那張好臉,哪怕出賣色相都比旁人來的方便呢。
關於這一點要說謝容自己不知道,那也是扯淡,他很清楚各國的傳言,但他並不十分在意。
畢竟,他位子不穩的時候,可多虧了這些傳言,才讓不少人小瞧了他,最後被他輕鬆解決。
如今方應來見,謝容依舊如同多年前一樣,看起來十分溫和,他禮貌的詢問方應的訴求,在聽到方應轉達的梁帝希望梁國停戰的意思的之後,謝容帶著可親的笑容問道:“那麼梁國打算拿出什麼樣的誠意來呢?”
這幾乎就是直白的詢問你能給出什麼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