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舒即便經驗豐富,可很多時候對於楊煜的想法還是完全捉摸不透,但這不妨礙蔡舒和謝容一致判斷楊煜這人心性薄涼。
結果這回他居然要保住陳玄?
蔡舒一臉不可思議:“這種時候拋棄陳玄,另外培植其他將領其實是更好的選擇吧?”
陳玄本身雖然在軍中也頗有名聲,但實際上並不能算是高階將領,至多算到中級,這次楊煜好不容易給了他機會,哪知道陳玄時運不濟,此時又要為整個燕國的戰事不利背鍋,怎麼看陳玄這回都藥丸。
這種時候拋棄陳玄另外挖掘扶持其他將領不是更省心嗎?同樣也不會把自己牽扯進麻煩裡。
“而且,先不提他能不能保住陳玄,就算保住了……經過了這次失敗,陳玄日後想要再站穩腳跟也要比其他人艱難許多。”
因為陳玄是個背鍋的。
如果說陳玄十分優秀的話,那麼是不是說明這次並非是因為他的錯?
謝容搖搖頭:“這不太像是楊煜會做的事情。”
可事實上楊煜就是做了。
他在燕帝面前以相當強硬的態度企圖保住陳玄,為此他甚至不惜得罪多個燕中的實力派將領。
這在他本身談判就沒有取得較好進展的時候是十分危險的行為。
蔡舒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看來他很快就會再次找上我們了,而這一次應該就會有結果了。”
確實如此。
幾乎是在第二天楊煜就派人前來邀請謝容和蔡舒,而這一次的楊煜一改之前難纏的風格,幾乎是幾句話之間定下了這回談判的最終底線,他甚至對謝容和蔡舒有了不小的讓步,幾乎是全盤接受了之前蔡舒提出的,萬勝關戰場後撤至上方,大澤戰場後撤至奉城的條件,甚至沒有要求額外割讓城池,只是要求額外簽訂一份三年互不侵犯條約。
這一點不管是謝容還是蔡舒都不會拒絕。
反正這年頭所謂的互不侵犯也就是口頭說說的東西,也只能說沒有好處或者只有一點小好處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這個條約而不發起戰爭,可只要果實足夠誘人,撕毀條約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這年頭誰跟你講信義啦!
信義這玩意兒是虛的,打下來的地盤才是真的好不好?
反正大家都是公開的不要臉,哪國史上類似的黑歷史不是一抓一大把啊,這種事也就打打嘴仗,然而實際上並沒有人真的如此在乎道德。
但不管怎麼說,燕國與晉國的停戰結果還是達成了。
在沒有了晉國的事情牽絆手腳之後,楊煜立馬開始反擊他家大哥了,當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迫使太子讓步,如果沒有了太子搞事,楊煜還是有信心說服燕帝對陳玄從輕處置的。
謝容冷眼看著,然後覺得其實燕太子還是有點本事的,至少在面對楊煜的時候他可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這從楊煜不得不為此做出更多的利益交換來滿足燕太子就知道了。
在謝容和蔡舒離開燕國國境的兩天之後,楊煜終於還是和燕太子達成一致。
燕太子心滿意足的拿到了全額的軍隊整編大權,並且將之前陳玄為楊煜撒下去的那些人全部拔出,另外在其他方面他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而對於楊煜來說,他只是保住了陳玄而已。
這對於楊煜來說雖然是達成了目的,可實際上還是損失慘重的。
陳玄為此十分羞愧:“都是因為我才使得殿下遭受如此屈辱……”
這些日子楊煜不得不對燕太子低聲下氣,陳玄簡直恨不得一拳打碎燕太子那張得意的臉,但他不能那樣做,那隻會給楊煜平白招惹麻煩。
從太子那裡回去的路上,他看著走在前方的楊煜說道:“殿下其實不必管我,這次犧牲掉我以維系大局其實是必要的事情,殿下大可以這樣做,陳玄絕無怨言。”
他知道楊煜的志向,因此‘大局’所指何事也是很明確的。
當然,他也不在乎為楊煜犧牲自己,在從萬勝關回來的路上他就已經做好準備了。
至少就算是陳玄自己也覺得楊煜做的不值得。
這一回楊煜與其說是在太子面前輸掉太多,不如說是他為了交換陳玄不得不做出這樣的犧牲和讓步。
他沒有其他選擇。
陳玄低下頭去:“殿下真的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