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他不喜歡,他其實也不敢喜歡啊。
於是母子兩開始暗搓搓的商量起到底該怎麼辦了,五皇子心裡都快哭了。
誰說皇帝的兒子不愁娶妻了?他現在就愁的很!
“家世不能太差,否則康,長得得漂亮,我不喜歡難看的,性子最好活潑一點,能一起玩的那種,四嫂那樣安靜的像塊木頭的樣子可不行,還不得把我悶死,至少得找個說得上話的呀,每天一起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哦,我是說悠閑度日,我覺得這樣挺好的。”
淑妃的嘴角抽啊抽:“你讓我怎麼給你找這樣的人!這樣的女孩子能持家嗎?”
五皇子有點委屈:“母妃你問我有什麼要求我就說了啊……而且,我是晉國五皇子,日後肯定得封王,父皇也會給我食邑,敗家一點又怎麼了,反正餓不死啊。”
他又沒爭高位的心思,過的開心最重要啊。
淑妃深深地嘆了口氣,才勉強忍下了把這個兒子塞回去重新生一遍的沖動:“罷了,這事還是我和你外祖操心吧。”
眼見著這兒子是指望不上了。
就在淑妃為了五皇子的終身大事操碎了心的時候,建武帝那裡卻傳來了一個不那麼美好的訊息。
“燕國三皇子出使梁國,並且說動梁國出兵了。”
這訊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
話說,梁國之前才剛被燕國坑了一把吧?這時候兩國還結盟?一起出兵攻打晉國?
建武帝道:“梁帝這才是老糊塗了吧?”
梁帝是三國君主之中年紀最大的一個,可以說真真正正是個老頭子了。
建武帝就問:“不管怎麼說,事情已經發生了,諸位有什麼想法就說說吧?”
話雖如此,但他看的卻是太子,顯然是希望這種時候太子能夠拿出一個讓他滿意的說辭來的。
太子想了想說道:“梁國為弱小之國,如今晉國燕國都比他強大,因此他誰都不敢拒絕,那燕國三皇子之前想要謀害英國公,其手段狠辣且毫無道義可言,這次也必定是他威脅梁國,梁國無晉國之國力,只好勉強答應,兒臣以為,當派人與梁帝說明利害,並令其退兵。”
建武帝點點頭:“還有其他的嗎?”
太子想了想才繼續說道:“可派人帶上金銀賄賂梁國重臣,使其在梁帝面前多為我晉國說話,比起大澤之戰,些許錢財倒是不算什麼了。”
建武帝嗯了一聲,然後對彭伯彥問道:“你覺得呢?”
彭伯彥開口:“臣以為太子殿下的想法可行,不過現在我們卻不能退,不僅不能退,還更應該打。”
太子當即說道:“我晉國雖然不弱,可又如何能與燕國梁國兩國相抗?”
彭伯彥道:“如太子所說,梁國為弱小之國,他只會聽最強大的那個國家的話,若是我們現在巴巴的跑去梁國請求撤兵,恐怕梁國不僅不會撤兵反而會增兵,因為他看出來晉國害怕了,因此我們在與梁國談判之前,必定要先打一場,把他打疼了,再輔以金銀財物,威逼利誘,梁國自然會撤兵。”
建武帝直到此時才開口:“這話不錯,實際上燕國梁國此舉早已在朕與英國公的預料之中。”
這話說的眾人皆驚,太子雖然沒有失態,但臉上也不由得帶出幾分驚訝來,彭伯彥倒還是那副淡定的樣子,顯然他也是知情人之一。
建武帝此時問道:“衛敏這時候應該到德方了吧?”
彭伯彥道:“前日便到了,不過不敢聲張。”
建武帝點頭:“那就告訴他,現在可以打了。”
說完這話,他並沒有留給眾人議論的時間,而是進入了下一個話題:“既然已經開戰,那麼使者的人選也該定下來了,你們覺得何人合適?”
太子這回沒有早早表態了,而是謹慎的問道:“父皇心中可有人選?”
建武帝道:“正是因為沒有才讓你們推薦的。”
這讓太子鬆了口氣,他想了想問道:“父皇覺得蔡舒如何?蔡大人多次出使各國,對梁國也是十分了解的。”
蔡舒不是太子的人,或者說他是正統的皇帝的人,太子這樣的舉薦算是比較公正的了。
且蔡舒的能力大家也是知道的,之前確實多次出使,梁國也是去了好幾次了,對梁國的情況他十分熟悉。
可建武帝卻沒有同意,而是說道:“燕國派了他們的三皇子前去,既有分量又顯誠意,難道朕的兒子就不如他嗎?”
下頭的五皇子聽到這話差點就順嘴問他們是不是也要較勁派三皇子去,幸好他身邊的李尚思扯了他一把,五皇子這才反應過來。
哦對,他們晉國和燕國不一樣,晉國的太子是大皇子,可建武帝前頭兩個兒子都夭折,所以他們的三皇子就是太子。
讓太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