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帝聽到這話卻是一笑:“燕國截殺我英國公都不怕天下人恥笑,朕不過取個成廣,總好過燕國不是?”
他這話說的太難聽,何況蘇穆的事情本就是楊煜辦的,當面說就是當面打臉了。
可楊煜的表情分毫不變,彷彿這事與他沒有半點關系似的:“英國公平安歸國倒是喜事一件,但一個完好無損的英國公尚且能夠引發奉城之戰,皇上以為成廣又如何?”
成廣富庶,這塊肥肉誰都想要,因此燕國絕不可能坐視晉國將成廣收入囊中。
一個有驚無險的蘇穆尚且能讓晉國發起奉城之戰,如果晉國佔據了成廣,那麼無論燕國想不想在此時與晉國開戰,他都必須開戰。
至於說被人割去了一塊富庶地區的梁國,那簡直就是燕國的天然盟友了。
梁國與燕國聯手,晉國打得起這樣的仗嗎?
建武帝面色不愉,楊煜卻接著說道:“皇上試想,梁國與晉國交界的地區何其多也,為何梁國偏偏選擇了鳳睢呢?”
鳳睢是塊好地方,但如果僅僅是割讓土地希望得到晉國的援助的話,其他地方也足夠了,何必把鳳睢讓出來?
讓出鳳睢就意味著讓出成廣,這一點梁國真的沒人知道嗎?
建武帝冷冷道:“你的意思是,梁國早就算好了若朕要佔據成廣燕國必定插手,這反而使得成廣萬無一失?”
晉國打下其他地方,只要不是太大,燕國不會為梁國出頭,但成廣不同。
偏偏成廣又是一塊大肥肉,對建武帝來說極為誘人,在當時的情況下,以成廣來誘惑建武帝出兵幫助梁國,似乎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可成廣註定只能遠觀,建武帝根本拿不到手!
說白了他就是被梁國耍了!
楊煜只是回答道:“皇上心中已有決斷,何須我再多言?”
他抬頭道:“小國,弱國的生存之道不過如此罷了。”
建武帝這時候才問:“那麼燕國想要什麼呢?總不會是特意好心來提醒朕梁國的小算盤吧?”
楊煜道:“是來請陛下同意梁國以宛寧交換鳳睢的。”
聽到這話,建武帝當即冷笑:“用宛寧換鳳睢?他怎麼不說用雍城換鳳睢!”
楊煜道:“皇上這就是玩笑話了,雍城乃梁國國都,哪裡是隨便割讓的。”
這話楊煜說的一本正經,彷彿真的是在給建武帝解釋為什麼不能割讓雍城似的。
不過這倒是叫建武帝知道為什麼燕帝那麼看好楊煜了,甚至讓燕帝在楊煜惹了大麻煩的情況下還保住他,這次又讓楊煜出使晉國。
顯然這不是個簡單的。
直到此時楊煜的語氣依舊沉穩:“其實,以宛寧換鳳睢對晉國也是有好處的。”
楊煜侃侃而談:“首先,鳳睢為梁國戰略要地,即便是割讓給晉國,心中也必定不甘,只要鳳睢在晉國手中一日,梁國便無時無刻不想著把鳳睢拿回去,更甚至於我燕國,對我國來說,鳳睢在貴國手中也是個威脅,如此即便貴國拿了鳳睢又如何呢?鳳睢最重要的價值在其之後的成廣,若貴國不能取成廣,鳳睢不過貧瘠之地罷了,為了一塊貧瘠之地弄得四面皆敵,這恐怕不是明智之選,其次,以宛寧換鳳睢,這看似吃虧,可實際上卻可以平息此事,日後無論晉國想要往何處擴張都是貴國自由,不至於為一城一地所牽制,如此豈不更好?”
只要鳳睢還在晉國手上,大家必定死死的盯著晉國。
畢竟一旦拿下成廣,晉國就擁有了一塊富庶豐饒的土地,這會極大的增強晉國的國力,使得晉國在戰爭中可以更加持久,更有底氣,這不是其他任何國家願意看到的。
建武帝似有嘲諷的開口:“梁國對燕國倒是信任,這種事也能讓燕國來決定。”
楊煜道:“不過是鳳睢太過重要罷了。”
他再次強調了鳳睢的重要性,告訴建武帝這是一塊燙手山芋,最好還是抓緊時間丟出去。
建武帝道:“要換也不是不行,不過不是拿宛寧來換,一個宛寧就換了鳳睢未免太過便宜,既然要換,就以德方換鳳睢如何?”
楊煜心思一轉就明白了德方是何處了。
龍望江貫穿三國,原本龍望江也是流經梁國的,可多年來晉國戰線向前推進,如今已經將大部分地區收入晉國。
龍望江為天險,其位置十分重要,而德方是梁國現存的唯一擁有能夠支援大規模軍隊渡江能力的渡口的地方了,只要拿走了德方,那麼梁國所剩也就是曲寧、豐玉到龍望江入海的海寧這一小節了,而這一段並無比較好的渡口,多數只能做商業運輸使用,想要大規模的駐紮並運送軍隊過江是很難的,且就算梁國過江了,從這一路過來的話,要面對的就是晉國的臨江關,輕易打不過去的。
楊煜很確定,建武帝要德方肯定不是為了德方的渡口,晉國自己就掌握好幾個渡口,他真正想要做的是徹底掐斷梁國向晉國反攻的可能。
沒了德方,梁國想要反攻晉國不是不能,只是要困難好幾倍。
楊煜抬頭去看建武帝,卻見建武帝眼中含笑的看著他。
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