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下午的課結束之後,顧氏把蘇明若和蘇明秀叫過去詢問今天學了什麼之類的話,顯然比起在他們家教了好幾年的那位朱先生,這個新來的江先生讓她有些擔心。
關於這個問題,蘇明秀倒是誇江先生講課比朱先生要好。
蘇明若開開心心的抱上兵書之後,江岸青把那些聖賢書給蘇明秀講了,另外又講了詩詞書畫之類的東西,他講課相當不拘一格,不像朱先生那樣死板,而是想到了什麼便說什麼,偏他十分見識廣博學識不凡,又很有見地,說起來言之有物又妙趣橫生,可他雖然這麼講卻半點不離主題,而不是天南海北的說了一通,最後話題就歪掉了。
因此要說江岸青講課,蘇明秀不僅把書上的內容記下並明白了意思,以此延伸出去的種種,也都瞭然於心。
甚至若有用了典的相關詩詞,也能說上幾首。
“總之,確實是比之前朱先生講課要容易懂,聽了江先生的課,一方面覺得好像突然有了見識,另一方面又感慨自己以前目光狹隘。”
她之前因為桃花宴上得了第二,也覺得自己好像很不錯,可如今想想,不過是因為真正大家出來的女孩子,對於作詩之類倒不重視,能做個好主母才是最重要的。
詩寫的再好,但嫁人之後難道光憑著寫詩就能把家宅內外管理的妥妥當當,能把人際關系都維繫好,能給孃家爭光,給夫家助力了嗎?
因此所謂詩文,她們學的相當淺顯,讀書識字只是不為顯得粗俗罷了,要說背書,恐怕大家拉出來問問,背的最熟練的都是女誡之類的東西。
那桃花宴上女孩子們作詩,雖說水平都不會太差,可究其根本也只是矮子裡面選高個罷了。
但總體來說,蘇明秀覺得江先生的課還是很值得聽的。
畢竟確實比朱先生要好。
待顧氏再問蘇明若,蘇明若也笑著說好,然後隨口背了一段文章來。
蘇明秀嘴角一抽,她可沒忘記江岸青當時給蘇明若說的話。
“既然想學這個,就不能丟了另一個,否則若是因此失彼難免讓人覺得二者不可兼得,那當然會禁止你再學。”
所以他要求蘇明若在其他方面也必須有進步。
“不求學的多麼好,但至少讓人覺得你沒有耽誤正事。”
只要不耽誤正事,額外的情況下,蘇明若想看什麼學什麼,難不成還會有人攔著她?
果然,顧氏聽到蘇明若也終於能穩著心思學點正經東西了,可算是鬆了口氣,心裡也覺得這個江先生比之前的朱先生有本事。
以前的朱先生但凡要讓蘇明若按照他的意思背書,哪次不鬧的雞飛狗跳。
不過……
蘇明秀想了想問道:“今日沒見著明蘭妹妹,可是妹妹那裡有什麼事?”
蘇明蘭是姨娘周氏所出,雖說這個周姨娘比顧氏還要早進門,她原是老太太放在蘇穆身邊伺候的,後來董氏進門,又多年無出,於是就勸蘇穆納了她做姨娘。
可實際上蘇家長子長女皆為董氏所出,當年蘇穆就說,這事他又不急,也勸董氏別急。
但這種事董氏的壓力其實也是很大的。
不過雖然這麼說,但周姨娘其實一直沒什麼寵愛,這和她為人太過低調也有關系。
周姨娘低調,連帶著女兒蘇明蘭都被她養的格外老實沉默,老太太倒是說了幾回,但周姨娘只說,她當年年紀不算小,就算讓她自行婚嫁也難以找到什麼好人家,董氏進門之後從來沒因為她的身份多想,也沒為難過她,後來也恩典進門做姨娘,吃穿用度半點不委屈她,她一個下人能得如今的生活就該感恩了,怎麼還能不老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