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嬪看了眼淑妃道:“姐姐想多了,不過是那天在椒房殿看著這孩子喜歡,想著她年紀小小不免有幾分心疼,妹妹當年也是選秀過來的,自然知道這裡頭的辛苦,不過是憐惜這孩子罷了。”
蘇明若則拉著蘇明秀問:“姐姐你要是過的辛苦,怎麼不對姑姑說呢?”
一聽這話,大家看安嬪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了。
對啊!人家的親姑姑還沒什麼表示呢,安嬪這裡上趕著關心算怎麼回事?
榮貴妃道:“看來我還得多謝安妹妹,是我對明秀這孩子疏忽了。”
安嬪哪裡敢接這話,她要是敢接,那不是擺明瞭說榮貴妃這個做姑姑的不好?
不過話說到這裡,大家也都明白,這事情裡恐怕有安嬪插了一手,至於說目的,不言而喻。
淑妃冷笑一聲:“榮姐姐說這些做什麼,若有人想要上趕著關心幾句,你便是做的再怎麼周到人家也能問出話來,何況是這事呢。”
她說完這話又道:“看來這回的事兒是真的巧了,老四恰好給安妹妹送東西,帶路的宮女那裡恰好帶著秀女路過,走前頭的小太監恰好沒看見老四,又恰好在秀女路過的時候老四走到顯眼的地方了,安妹妹也恰好就關心了一個秀女,恰好在巧遇之後賞了東西,還恰好賞給了與老四巧遇的人,這可不是都巧了麼?”
安嬪的表情不太好看:“姐姐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懷疑這是我安排的?”
淑妃道:“我可沒那麼說,安妹妹千萬不要誤會了,不過是感慨一句,我怎麼就遇不上這麼巧的事情呢?”
榮貴妃一臉淡定的看著淑妃懟安嬪。
她很清楚安嬪和淑妃之間的關系。
要說起來,安嬪與淑妃是同一年進宮的,樣貌也並不比淑妃差什麼,又比淑妃更早生兒子,如今也是一子一女。
然而安嬪從來沒有真正受寵過,且至今也只是嬪位。
淑妃卻坐上妃位多年了。
歸根到底,安嬪是被淑妃懟下去的。
可就在淑妃一個勁的打壓之下,安嬪依舊能夠好好的生下一子一女,顯然是有本事的。
確實,若論心機手段,十個淑妃也比不上一個安嬪。
可惜就可惜在,建武帝不愛安嬪那一款的。
淑妃屬於不高興就正面懟的人,當年甚至當面罵過安嬪,而安嬪則是那善良又無辜的柔弱女子。
建武帝真的不愛這一款,所以每次淑妃懟安嬪他就看戲,只要不鬧大任由淑妃去鬧,事後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就給結束了。
於是安嬪表面上對淑妃的忍讓最後都變成了自己悶虧,不得不嚥下去。
至於說建武帝,只看淑妃封了妃,而安嬪至今也只是嬪就知道了。
不過人也是會變的,年輕時不愛的,年紀大了倒是新鮮起來了,這才有了目前比較受寵的婉嬪。
至於說安嬪?
她沒趕上好時候,好不容易建武帝開始愛她的人設了,但她自己的年紀卻大了,白白便宜了走她老路的婉嬪。
榮貴妃看了好半天的戲,眼見著淑妃懟的差不多了,再下去安嬪就有理由說淑妃‘欺人太甚’了才開口道:“行了,我看著也是巧合,安妹妹也是宮裡的老人了,怎麼會半點規矩都不懂,便是真有那心思,也不會在選秀結束之前鬧出風聲來不是?”
之前和榮貴妃懟了好半天都十分冷靜的安嬪聽到榮貴妃這話卻瞬間白了臉,她不由的去看建武帝,卻只看到建武帝面無表情的看了她一眼便轉開了視線。
安嬪知道,榮貴妃這話才是最致命的。
雖說大家心裡都清楚建武帝不可能讓蘇明秀進宮為妃,但只要選秀還沒結束,那麼蘇明秀就是給建武帝預備著的女人,是可能成為建武帝妃子的人,這時候安嬪和四皇子鬧出這事情是想要幹什麼?和建武帝搶女人?
皇帝的宮妃幫助兒子和皇帝搶女人,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榮貴妃卻彷彿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也不明白安嬪為什麼臉色大變似的,她對建武帝和皇後問道:“皇上和娘娘覺得,今日這事怎麼處置?”
建武帝道:“你和皇後看著辦吧,不過可不能委屈了吉祥。”
這話的意思十分明顯,無論如何不許重罰蘇明若。
皇後暗自說皇上對蘇明若果然寵愛,若非蘇明若年紀太小,她都想讓蘇明若來做太子妃。
心裡這麼想著,皇後卻說道:“既然知道只是誤會和巧合,那麼本宮看這事就到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