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便是給側妃敬茶。側妃董氏為人和氣,天生笑臉,接過蘇禧敬的茶後,“世子夫人生得真是俊俏。昨兒阿歆回來後不停地在我耳邊說,新婦子如何漂亮,今日一見果真是叫人眼前一亮,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妙人兒。”說著遞給她一個紅封。
蘇禧聽過許多類似的話,還不至於被誇的忘形,抿唇羞赧一笑,向董氏道了謝。
晉王府的長輩統共就這麼多,其他幾位同輩之人蘇禧也準備了禮物。
衛歆是個性子活潑的,接過蘇禧送的《萬竿煙雨圖》後,驚喜地睜圓了眼睛,“這是任先生的真品,如今市面上早已失傳許久了,大嫂怎麼知道我喜歡任先生?”
且不說衛歆喜歡任先生,光憑這幅流傳已久的畫便價值千金。
蘇禧含笑不語。昨日見過晉王府的女眷後,她私底下便向雪晴打聽了她們各自的喜好,今日送的禮物也算是投其所好。這幅《萬竿煙雨圖》是她偶然得來的,就放在她從家裡帶來的箱籠裡,她對畫的研究不深,放在她那裡也是慘遭埋沒,倒不如送給一個懂畫的人。
這頭衛昭昭拿著一把玉柄嵌寶石的絨鞘匕首。她雖然不喜歡匕首,但喜歡寶石。這把匕首上統共鑲嵌了二十四顆紅藍寶石,刀身秀氣,正適合姑娘家佩戴。
衛昭昭與蘇禧一般大,尚未定親,看了一眼蘇禧,道:“大嫂出手真是闊綽。”
一般大戶人家看重的都是底蘊,蘇禧的禮物貴重本來沒什麼,反而證明重視晉王府的人。可衛昭昭這麼一說,反倒是有種說蘇禧“膚淺”的意思。且出手闊綽,便是大手大腳,不懂持家之意。
晉王妃袁氏喝著茶,朝蘇禧看去。
蘇禧沉默一瞬,旋即輕笑道:“倘若二姑娘喜歡,便是再貴重的禮物也值得。”然後頓了頓,又道:“二姑娘不妨再看看這把匕首。”
衛昭昭垂眸,不過是一把匕首,還能看出花兒不成?她見刀鞘上刻著幾個字,尚未看清,身旁的衛歆便已經驚訝出聲:“這是顧十八先生的作品!”
顧十八乃家中排行十八,因著早年家貧,便以打鐵為生,後來成為大燕數一數二的制刀師傅。顧十八先生的刀鋒利美觀,上門的人趨之若鶩,蘇禧是因為老太爺與顧十八先生是忘年交的緣故,才得到這把匕首的。
果然,衛昭昭不言語了,半響才道:“多謝大嫂。”
敬完茶後說了會話,到了晌午便要一家人一起用膳。
晉王府的飯桌上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一頓飯吃得安安靜靜。
蘇禧原本也不是話多的人,今日一早賠著笑臉說了太多的話,這會早就累了,是以眼下這種情況正好合她的心意。飯後衛渢替她盛了一碗鰂魚豆腐湯。因著早晨也是衛渢給她盛的湯,是以這會她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心安理得地接了過來。
對面側妃董氏、衛歆和衛昭昭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蘇禧有些不解。怎麼了嗎?
衛歆吃驚道:“沒想到大哥竟也會照顧人。”別說照顧人,以前一家人一起用膳時,便是她的筷子掉在衛渢腳邊,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用過飯便自己離開,不近人情的很。
聞言,蘇禧看了一眼身邊的衛渢。就見他面色如常,波瀾不驚,彷彿沒聽見衛歆的話。
蘇禧抿起嘴角朝衛歆笑了笑,然後便埋頭喝湯。心道你們不知道的還多著呢,這個人連她嘴裡的點心都吃……
用過午膳,從寄安堂出來,二房的院子與雲津齋順路,二爺衛汛和廖氏便與他們一塊同行。
廖氏家在晉州,是衛汛在封地娶的妻子,父親是地方上的一位官員。她說話時晉州的口音有些重,好幾次蘇禧沒聽清她說什麼,偏她語速又快,蘇禧不好意思打斷她的話詢問,便一路帶著笑,不至於讓場面尷尬。
廖氏寬慰她道:“小姑子心直口快,倘若說了什麼話,大嫂可不要往心裡去。”
蘇禧只聽懂了最後半句,聯系剛才的事,大約能猜出她是指什麼,抿唇一笑,“我沒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