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這個賤人,你在看什麼!”
忠義縣公大怒,哪怕他爵位被降了,可他終究還是這女人的夫君,難不成他這個做丈夫的還管教不了她一個後宅婦人了?
“沒什麼,您看錯了。”
王妃回答的十分敷衍,而後她更是連多看一眼忠義縣公都不願意,轉身便要走,忠義縣公本就在怒火之上,王妃的這個舉動更是火上澆油,以至於忠義縣公怒火中燒,根本丟失了理智,完全顧不得什麼身份禮數,沖過去就要廝打王妃。
王府裡其他人被嚇得根本不敢上手去攔,而且王妃本就是王府裡的隱形人,他們一貫輕看這位王妃,因此並不願意為了王妃去得罪王爺,哪怕現在王爺的爵位被降了,可他終歸還是這個府裡的主人,決定著他們這些下人的生死。
不過這些人願意袖手旁觀,可是王妃身邊的人卻不願意。
之前便說過,王妃在這個王府裡如同隱形人一般,跟在她身邊的僕人要麼捧高踩低,見他不受王爺寵愛,心思暗動,再被別人一收買,便另投他主,要麼不冷不熱,幹領著月錢,卻在她的院子裡混日子。
不過王妃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人,她才不會任人欺負。
而王妃之所以不受原先的忠義親王寵愛是有原因的,她在閨閣中是有名的才女,而且容貌豔麗,是個大美人,為人又聰慧,家世又好,她的父親乃是帝師,深受太上皇的信任。
她的三個哥哥,大哥年紀輕輕便已經高中狀元,入了翰林院,時常跟隨在皇帝身邊,深受皇帝器重,未來前途無量。
二哥醉心於書畫當中,雖不願意走仕途,但是他在書畫一途上非常有天分,年紀還很輕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有名氣了,而且因為他的書畫,他被宗室裡一位很有名望的老王爺看中,將他招作女婿,將他家中唯一的一位郡主嫁給了她二哥。
至於三哥,雖然天分比不上前兩個哥哥,但勝在性子穩妥,不驕不躁,王妃還未出嫁的時候她三哥也已經考中進士,託了他父親的關系,被分到外地做縣令,三年一過,據吏部評估,可評為上等,已經定下了湖州知府的位置,眼看著也是前途穩當,只要這樣穩穩當當的走下去,未來也定然是二品大員以上。
父親和幾位哥哥都十分有出息,而她本人容貌也好,性子也好,便非常受京城的貴婦人們歡迎,有許多達官貴人都願意與她家中結親,願意迎娶她。
可以說只要她家不去貪慕富貴,以王妃的條件,絕對能找一個舒舒服服的婆家,幸福的過一生的。
但奈何她的條件太好,又偏偏趕上幾位皇子爭奪皇位,而皇子們為了增強自身的砝碼,除了要拉攏朝廷上的大臣,依靠母族,再多的也是找一個家世好的妻子了。
如果她的年紀再大一些,太子妃之位絕對是她的,不過王妃家中卻十分慶幸自家女兒小了幾歲,沒趕上太子選妃,否則的話,他們好好的女兒就要去給太子陪葬去了,而他們家也要受到太子的牽連。
看過了太子的悲劇,況且他們自家子孫出息,根本不需要賣女兒求榮,也不需要去求從龍之功,只需要穩紮穩打,家族興盛最起碼還能夠持續百年。
倒是去貪圖滔天富貴的話,說不得某天就會家族傾覆,再無立足之地。
因此幾位皇子暗中提出,想要迎娶王妃的時候,王妃的父母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而因為他家地位穩固,即便是拒絕了幾位皇子的請求,那幾位皇子雖然暗中生氣,卻也無法可想,更不敢與他家翻臉。
唯有忠義親王,當年的六皇子,仗著太上皇的寵愛,心有不甘,於是暗中算計,使得王妃不得不嫁給他。
當年太上皇已經將太子廢黜,朝中最受寵愛的便是六皇子,但是太上皇當時年紀已經大了,雖然他身體還非常康健,可是他在皇位上已經做得夠久了,底下的兒子都快等不及了。
太上皇當然察覺了他幾個兒子的野心,所以他才能夠狠心的廢黜一貫寵愛的太子,就為了能夠維持住自己的地位。
而對於剩下的幾個兒子,太上皇採用了平衡之策,六皇子最受寵愛,可是他的母親貴妃卻出生貧賤,而六皇子也被太上皇藉口不捨得他出宮,一直留在宮中,以至於他無法到宮外去發展自己的勢力,所以朝堂上最受矚目、最榮耀的六皇子卻不過是個空架子。
而母族最高貴,出生最好的是五皇子,他的外家乃是當年的開國四王之一的北平王府,他母親,宮中的德妃是北平王唯一的嫡女,最受寵愛,而五皇子本身的寵愛僅次於六皇子,但是他卻只能夠掌管禮部,根本沒有實權。
唯有四皇子,他的母親不過是個小官,雖然他曾經被先皇後養過,按理來說地位僅次於嫡子,比五皇子更加尊崇,奈何先皇後早就逝世多年,先皇後的母家也早就敗落,而且他本人並不受皇帝寵愛,因此他在朝堂上根本不受人重視,可偏偏他卻執掌戶部,掌控著財政大權,管著朝廷的錢袋子,實權最足。
而底下幾位皇子,要麼是年紀太小,要麼是本人並不出色,並不被大家看好,最讓大家重視的自然是上頭那三位年長的皇子。
然而當時太上皇的心意未定,局勢太過混亂,很多人都無法下定主意押上賭注,而因為太上皇的平衡之策,三位皇子之間勢力均衡,誰也無法壓過對面二位。
因此他們不得不去尋找外力。
六皇子的母親除了皇帝的寵愛,別的什麼都沒有,而六皇子也是如此,他如果想要登上皇位,除非他身上的皇寵能夠壓過其他人,這種事情想也不可能。
要麼就找一個足夠有力的妻子跟岳家來支援他,王妃是最好的人選。
不過王妃這人確實在聰慧,她早已經看出六皇子的野心,卻也早早的斷定六皇子此人不堪大任,假如自家支援他,只會給自家帶來災禍。
王妃本想著自盡了事,免得毀了自己的名聲,後半輩子又要嫁給一個自己仇恨的人,還要連累父母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