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經常去京城的小戲班子,因此最開始是齡官聽到了這出戲,齡官在大觀園裡也呆了這麼久,自然知道賈寶玉銜玉而生的事情。
她嫁的丈夫是賈家旁支,如今仍然在榮國府中當差,替榮國府辦事,她從丈夫口中得知王夫人最近一直呆在佛堂閉門不出,好像是犯了什麼事兒。
再一聽這出戲,這裡面說的人倒好像是賈寶玉一樣,因此她便心裡留了個心眼兒,回去便跟丈夫說了。
她丈夫並不知內情,但也覺得這件事只怕跟賈家有關。
他們這一對小夫妻託庇於榮國府,一家人的生活來源都靠著丈夫在榮國府當差而發放的月錢,若是榮國府出了事,他們夫妻二人只怕生活也不好過。
因此兩人一合計,便尋了跟他們關系不錯又能跟主子說上話的賈芸夫妻。
齡官夫妻二人不知道內情,可賈芸夫妻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兩夫妻一個是賈薔的心腹,另一個是鳳姐的心腹,尤其是鳳姐,當初深恨王夫人夫妻翻臉無情,將罪名都推在她跟賈璉身上,這回王夫人倒黴,鳳姐極為幸災樂禍,當著小紅跟平兒兩個心腹的面可沒少嘲笑王夫人。
兩人一聽這曲目,哪裡還不知道這說的正是王夫人的事情。
不過再一聽齡官說,那曲目據說是從南邊傳來,京城這裡雖還未曾盛行,但是在南邊那邊早已經傳開,到處叫人傳唱,否則也不會傳到京城來。
賈芸聽了這訊息之後,忙自己親自去戲班聽了一回,在確定無誤之後,這才趕緊向賈薔報告。
賈家其他人倒還罷了,賈薔如何不明白,這正是太上皇的手段,他們想要用控制輿論,引開百姓的注意力。
卻不想太上皇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也用了這一招。
不過太上皇也心知避其鋒芒,知道他們現在正緊急控制著京城的輿論,因此並未在他們緊盯著的京城有所動作,反而從南方開始,引導輿論蔓延。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之下被齡官發現,又報告給了賈芸,而賈芸又說給了他聽,只怕待到整個劇目在京城火遍,他們恐怕才能知道太上皇的後招。
不過現在也有些遲了,只怕南邊哪裡早就傳遍了。
賈薔忙派了賈芸跟自己手底下的人出去探聽風向,看看這出曲目已經傳了多久,有沒有牽扯到榮國府身上。
另一面,他也忙派人去馮周彥那裡走了一趟,馮周彥正是負責控制京城輿論的人,先跟他打聲招呼,若是輿論已經開始蔓延,還要靠著馮周彥手底下的人引導風向,才能叫賈家脫離危境。
而他本人則是藉著交班的藉口進宮面見皇帝去了,這件事肯定是要跟陛下說一聲的,而且也不知道他們之前商定的計劃究竟走到了那一步,必須要根據太上皇的動靜來調整他們的計劃。
最重要的是這個曲目在南方必然引發了熱潮,可是並未有任何訊息傳過來,是因為陛下在南方的人手並不重視戲曲,只把這件事當成平常事,並不覺得有值得上報給皇帝的價值,還是說那邊的人手也出了問題,被太上皇動了手腳,滲透進去,或者是出了問題,傳不回來訊息,更甚者,是不是皇帝已經知道了訊息,卻沒有告知賈家,而是已經打算將賈家丟擲去作為誘餌,勾出太上皇佈置的人手呢?
作者有話要說: 街上很多賣桑葚的,這兩天價格也降下來了,不像前幾天要十幾塊錢一斤,現在只要七八塊錢一斤,昨天買了一兜子回來,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