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如賈薔之前教給他的那樣,賈環只說自己要去投奔她姐姐,不願意帶笨重的東西,又做出一副傷心不願多留的模樣來,眾人都體諒他,雖然將田産鋪子變換成金銀,卻沒太過苛扣他,反倒多加了好東西。
就連一向在賈環之事上斤斤計較的王夫人,這會兒也樂得趕緊將他們母子趕出家門,更是鬆口不少,直接將二房的家産分了三成給他。
倒是趙姨娘鬧了一場,不過這回賈環難得的表現強硬,賈政也是不願意留她母子,趙姨娘無法,只得願意了。
至於賈環分家,原本不該帶上趙姨娘出去的,也在大家的急迫之下有意無意的忽略了。
不過第二天,賈環便帶著趙姨娘,並彩雲跟一個小丫頭坐著車離開了賈家。
在他們走後沒多久,中午時候,順天府伊便派人來拿趙姨娘,這個時候眾人如何還不明白,賈環只怕早已得到了訊息,這麼急迫的離開,乃是帶著趙姨娘出去避禍去了,並非是出於孝心。
賈政雖然出於顧念自己的風度,並未說什麼,但心裡終究還是窩著一團火,王夫人自然無所顧忌,直接將趙姨娘母子大罵了一頓,又要派人去找他們,不過這會兒哪裡還能找得到?
王夫人又要派人去找探春,要探春將他們母子交出來,不過卻被賈母攔住了。
探春雖然是被他們當做棋子嫁到了海疆,出嫁之前,又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庶女,然而現在她已經在海疆那邊做王妃了,如何還能當成原先那個隨意呼來喝去的小姑娘呢。
因此便由賈薔出面,打點了一番,將順天府的人送了出去,只將趙姨娘記作畏罪潛逃,倒是賈環,於這件事無幹,並不在追遣之列。
外人只當是他們家走漏了訊息,這才放走了人,一時不免感嘆賈家其他人還是拖後腿的,即便有賈薔這樣的英才,未來只怕也難。
賈薔這幾天只管照常上差,順道在閑下來的時候送賈蘭去徐家請教學問。
因他們並未聲張,大家也都習慣了忽略賈蘭,以至於在考試之前,竟無人發現這件事。
而在賈家人忙碌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市面上漸漸出現了戲曲班編排了不少新劇,講的都是道人用各種手段欺騙錢財,甚至害得人家破人亡的事情。
這種戲曲從未在市面上出現過,十分新奇,又加上劇情編的很好,自然引來了許多老百姓的注意力,一時間竟然引起了一番觀劇高潮。
以至於市面上到處都是討論如何識破道人騙人手段的故事。
儒家一向是對這些神鬼之論嗤之以鼻,而對道人和尚都沒什麼好感,如今正好趕在科舉考試,許多年輕讀書人彙集在京城的時候,引發了這場高潮,自然而然的引來了這些年輕讀書士人的注意。
年輕人本就愛湊熱鬧,這種事情這些年輕讀書人自然是不甘落後的,一時間京城的讀書人中竟有了一番不談論這事就落伍的風潮。
而從京城分散開來,歪理也都漸漸開始討論起這件事了。
但是誰也沒有注意到,在各地的戲曲班子都紛紛上演道人騙人之事的戲劇時,另外有一出小戲,講的是有一個後宅婦人,為了跟小妾爭寵,收買了産婆,往自己兒子口中塞了一塊玉的故事正漸漸從江南往京城傳來。
作者有話要說: 街上好多買槐花的,但是我下班的時候基本上都賣完了,一直沒買到,好想吃槐花啊,不管是炒著吃,蒸菜,涼拌,或者是做餅,都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