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了底氣之後,做事也就大氣起來,不必再像以前那般事事計較,需要用嚴苛的規矩來樹立自己的威嚴,王熙鳳現在對下人也肯露笑了,碰到下人犯錯,只要不大,她雖然不會當做沒看見,卻也不會像以前那般故意折騰人。
再加上各房的那些老人們也都失了寵,即便沒失寵的不會像以前那般囂張,不會再覺得他們伺候過老主子,就可以不將小主子放在眼裡,王熙鳳做事時也不用顧念他們有失公允了。
王熙鳳態度一軟和下來,做事又很公正,自然得到了下人們的交口稱贊。
而尤氏這邊,雖然她性子軟和,但到底也是管了寧國府這麼多年,該有的分寸她都有,因此寧國府這邊被她管得井井有條。
到了外頭,賈璉和賈蓉現在也不去喝酒玩樂了,賈璉忙著清點手裡的産業,那些虧本的該賣就賣,又趁著手裡有錢,他置辦了不少良田和好鋪子。
雖然現在還沒有什麼出息,但看著勢頭良好,想來不過一二年就能夠收回成本,往府裡賺錢了。
賈璉原本就是經濟上的好手,最擅長做這些庶務,原先他只是跑腿,即便有什麼自己的見解,卻礙於自己的輩分,也不過是幹看著,插不上話。
現在能由他自己做主,他自然是大刀闊斧的改了一通,原本賈政還想勸他謹慎小心,多留條後路,不過賈母卻是支援他。
賈母想的很好,薔哥兒有野心,有能力,日後只管在官場上折騰,璉兒最擅長庶務,日後叔侄二人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相互幫扶。
蘭哥兒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麼來,但是到底懂事,又肯用功,日後也是一股助力。
至於蓉哥兒,以前雖然荒唐,但看現在卻很老實,想來是吃了苦頭,有了改觀,他雖然不是做大事的料子,不過幫忙跑個腿、辦個事,還是能幹的。
這些晚輩們能夠相互扶持,賈家的未來還有什麼擔心的呢?
趁著她這個老東西還能壓住陣,叫璉兒練練手,也挺好的。
索性賈璉並未叫她失望,雖然並非事事如意,但總的來看還算不錯。
以他這個年齡能做到如此已經足夠好了,待歷練幾年,家中的産業都交由他經手,雖不至於奢望他能夠賺個富可敵國,但是夠家中嚼用卻是足夠了。
至於原本叫賈母寄予所有希望的寶玉,如今賈母也只能夠暗自搖頭嘆息了。
賈薔回家之後,不必多說,自然是收到了賈家上下熱情的噓寒問暖,來自親人的問候關切自然足夠叫人窩心,這也讓原本因為那件怪事有所怯步的賈薔心中又重新堅定起來,哪怕不為自己心中的夢想,為了這些關心的親人,他也該努力奮鬥才是。
兗州鼎送入了皇帝手中之後彷彿石沉大海,沒了訊息,賈薔雖然心中急切,但他一不能去追問皇帝,二不能去拽著馮周彥打聽訊息,索性賈璉體貼人,看出他內心的焦躁,便帶他出去散散心。
他們並不是出門玩樂,賈璉是打算帶賈薔見見人。
榮寧兩府原本就世交遍地,親戚朋友十分多,不過經過榮寧兩府抄家之事之後,許多原本極為熱絡的關系冷淡了下來。
雖然榮寧兩府的爵位又被皇帝開恩還了回來,那些原本極力疏遠撇清關系的人又重新湊了回來,但到底賈家是嘗過了人情冷暖,見過了他們醜惡的面目,這關系自然回不到從前了。
而在賈家落難之時,那些能夠伸出援手的人關系自然更加親密了。
不過親密有親密的交法,疏遠有疏遠的來往,賈薔作為日後賈家的當家人,自然是要接手賈家的人脈關系的。
賈薔這十多年來都不在京城,對京中的關系自然是兩眼一抹黑的,而如果不是他突然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被皇帝賜予了賈家的爵位,這京中只怕沒有人能夠記得有賈薔這麼一號人的。
兩方都不熟悉,不過兩方都有相交的意思,但也不能夠貿然上門,這中間自然需要有人介紹了。
原本該是有長輩帶著賈薔來見見這些親戚朋友的,不過賈珍和賈赦被發配邊疆了,賈政呢,也不適合,好在賈璉雖然年輕,但輩分上卻高了賈薔一輩,由他帶著也不算失禮。
因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賈薔不知道跟著賈璉見了多少人,喝了多少酒,每日撐著笑臉,口中說著言不由衷的話,不但身體上萬分疲累,就連精神上也難免生了倦怠之情。
然而,既然賈薔這一世選擇了與上一世不同的道路,自然是由不得他反悔,即便再厭惡他也要走下去。
好在,這個時候他終於接到了皇帝的宣召,雖然可以預見這件事結束之後他的人際網會受到比這次更猛烈的沖擊,需要他來經營的應酬關系更多,但眼下,卻總算讓他有了一絲放鬆的時間。
“臣領旨!”恭敬的應下前來宣旨的小太監傳來的口諭,賈薔換了一身官服,騎上了高頭大馬,往宮中而去。
這一去,將會將他的原本軌跡陡然改變,不單是他的,還有賈家的。
賈薔走到榮寧街的街口時不知為何突然想回頭看看,他轉過頭去,恍然間似乎看到了半空中站了四個人,他們穿著一身威武的盔甲,腰間挎著長刀,看向他時,眼裡卻不是威嚴,而是期望。
再一眨眼,那人影便荒蕪蹤跡,賈薔又眨了眨眼,再也看不到剛剛的人影,好像剛剛那一幕只是他的幻覺一樣。
但不知為何,他突然感覺身上的擔子重了,好像有什麼東西傳遞到了他的手中。
他回望著榮寧兩府的大門,雖然被下人們小心維護,但到底已受了百年風雨,終究是有了滄桑之感。
而他看著那兩扇大門,心中卻有了自豪,祖宗們一生徵戰沙場,兢兢業業,方才掙下了這樣的基業,可惜子孫不孝,不但未能將這份基業發揚光大,還差點丟了,只能寄託於他人的憐憫,方才有些餘地。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必能夠掙出一份不遜於祖宗的功績來,也算是不負他這一世姓賈一回。
作者有話要說: 有句老話叫養兒防老,然而養個兒子有屁用,往病房一看,守在父母床邊的基本都是女兒,兒子能守的很少,不說照顧父母了,能願意出醫藥費的就不錯了,還有些混蛋,連錢都不出,住了幾天,病還沒好,就跑過來問能不能出院,當著別人的面說不怕花錢,只要能治好盡管用藥,然而就只是說說好話而已,一到交錢就百般推脫,所以說養個兒子有什麼用!然而大部分病人都覺得有女兒可以享福,但真到了有什麼事的時候,哪怕女兒再孝順,父母還是偏向兒子,特別是分家産的時候,也是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