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東西都已經裝上馬車,隨時都可以走。”
苦力們只看著在他們面前高高在上的中年人低著頭恭敬的站在那年輕公子身邊,卻聽著他口喚老爺,心中詫異,這麼年輕的公子便已經當家作主了嗎?
年輕公子只點點頭,又問道:“可派人去家裡報信了?”
中年人點頭道:“已經叫人去了,估摸著這會兒快到府裡了。”
“既如此,那便都上車吧!”
說著,這年輕公子便帶著身邊的丫鬟登上馬車,而留下來的人手替這些苦力們結了帳錢,便也跟著去了,只留下這些漢子們議論紛紛,不知道來的是哪家公子。
卻說京城這幾日十分熱鬧,赫赫有名的寧榮二府竟被皇帝下旨抄家,不說外頭人看了多少熱鬧,只寧榮二府的賈家人心中惶惶,有在家哭哭啼啼,惶惶不可終日,只等著老天開眼,祖宗保佑,陛下能看在貴妃娘娘的舊免上饒他們一回的,也有滿心悲涼,擎等著老天塌了的,更有在外奔走,求親尋友,想著在皇帝面前求情的。
好容易今兒上頭總算有了回話,兩府的世職被革,賈赦發往臺城效力,賈珍發往海疆,賈母等人知道並未牽扯到其他家人,雖然稍稍放心,但一想到從此天各兩方,又不免悲傷起來。
邢夫人尤氏聽見那話,更哭起來,“邢夫人想著家産一空,丈夫年老遠出,膝下雖有璉兒,又是素來順他二叔的,如今是都靠著二叔,他兩口子更是順著那邊去了,獨我一人孤苦伶仃,怎麼好。”
“那尤氏本來獨掌寧府的家計,除了賈珍也算是惟他為尊,又與賈珍夫婦相和,如今犯事遠出,家財抄盡,依往榮府,雖則老太太疼愛,終是依人門下,蓉兒夫婦又是不能興家立業的人,只留我們幾人,怎生度日!”
想到這裡,痛哭起來.賈母不忍,正待要問賈蓉是否能被放出來,卻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下人的高聲喊叫。
因這幾日榮寧兩府的家眷擔驚受怕,一聽到下人從外面傳話就沒個好訊息,因此那下人一叫嚷,屋裡面的人一時以為又壞了什麼事,都紛紛站了起來,忙問道:“又有什麼事兒?”
卻不想那下人進來,卻是歡天喜地,對著主子們道:“是薔二爺回來了,已派人報了信,待會兒就到。”
眾人聽了不免欣喜,雖然覺得賈薔回來於賈家之事也無補於事,但到底是自家侄子知道家裡出了事,連忙趕回家,也是一番孝心,且如今賈家正需要眾人同心協力,多一人就是多一份力。
尤其尤氏,更覺歡喜,賈薔身上雖然沒有什麼職位,但是家産還在,而且這孩子還十分孝心,往年雖然在外頭,但是每年送到京城來的孝敬都不少,比起蓉兒夫婦又不知好了多少,自己雖然是他嬸嬸,輪不到他看顧,但兩家關系親密,他總該照拂一番。
又有賈政說賈赦和賈珍兩人雖然按例不能出來,但他已經託人說情,讓這兩人回家打點行裝,又說賈蓉只怕是要跟他父親一塊出來,這對賈家來說也算是一個好訊息了。
因此,眾人不免又喜笑顏開起來,賈母一時高興,也忘了說要給他們分派銀兩打點行裝的事情。
賈家眾人在屋裡等了不久,外頭就傳來訊息說是賈薔已經到了,不多會兒,大家又看到一個年輕的公子哥從外走了進來。
賈薔原就長的十分好看,在外遊歷幾年,去了贏弱之風,添了幾分精幹之氣,看著就覺得讓人十分信重,不說賈母邢夫人尤氏等女眷見了他便覺得比賈政還要可靠些,心裡高興不少,就連賈政也覺得自己添了臂膀,賈家未來還能有所期待。
“老太、太太們好、叔叔嬸嬸們好,不肖子孫回來遲了,還請長輩們恕罪。”
賈政忙站出來將他扶起來,正待說話,尤氏已經撲過來抱著他哭道:“薔哥兒,咱們府裡完了!”
賈薔聽她哭的悲切,心中也是一酸,雖然自他穿越以來便藉口分家,帶著下人到外面遊歷去了,但賈珍夫婦常給他傳信,殷殷切切叮囑之語還恍若在眼前,一夕之間家亡人散,讓他也不免跟著流了幾滴眼淚。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啦,歡迎大家來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