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對於內陸舉辦亞運會的事情,楊辰老早就知道了,只不過一直沒有太在意而已。
因為他怕內陸這次舉辦完亞運會之後,又讓亞運會涼涼了,這實在是太打擊別的國家積極性了。
危險程度,四顆星
現在霍大亨上門,楊辰第一個想法就是‘捐錢’。
現在內陸那邊為了舉辦亞運會,掀起了一股捐錢風暴,不比後世奧運會聲勢小。
“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內陸舉辦,現在內陸方面為了舉辦亞運會,可以說發動了舉國上下有識之士的力量,這次運動會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讓外界看到內陸十年改革開放後取得的成就。”
“你手上亞娛集團現在是亞洲最大的傳媒公司,內陸那邊的意思,是想看看你能不能幫忙,請你手下的導演去內地拍攝一組關於亞運會的宣傳片,好提前把亞運會聲勢造起來。”
亞運會,全稱亞洲運動會,顧名思義,也就是亞洲國家以及人民舉辦參與的運動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許多國家先後擺脫了殖民的統治,獲得了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
隨著戰爭創傷的平復,人民生活日趨安定,體育運動也逐漸活躍起來。
在一九四八年,因為戰爭原因,中斷了十二年之久的倫敦奧運會舉辦期間,內陸與菲律賓的體育界人士計劃恢復遠東運動會,並與亞洲各國體育界人士商討。
當時,印度體育界領導人古魯桑迪認為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亞洲體育運動的水平和亞洲人民的團結精神,於是主張創辦一個亞洲所有國家參加的亞洲運動會。
在印度體育界領導人古魯桑迪的努力下,當時前去參加倫敦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界代表,紛紛同意了開辦亞運會的計劃。
第一屆亞洲運動會是在一九五一年舉行,自此以後,每四年一屆的亞洲運動會舉辦權,成為了亞洲國家爭奪的焦點。
而亞運會的參賽國,也從遠東範圍擴大到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主要國家包括內陸,島國、印度、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尼、巴基斯坦等眾多亞洲國家。
在七十年代以前,大多數亞洲國家經濟尚不發達,體育基礎差,起步晚,所以參賽的人數不多,第一屆亞運會總參賽人數不到五百人。
不過,僅僅只過了二十年時間,亞洲經濟飛速發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下,體育也越加受得大家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體育運動中。
從第一屆到第八屆亞運會,參賽人數由不到五百人,到現在每屆亞運會參賽人數最低不少於四五千規模。
毫無疑問,在亞洲地區,亞運會已經成為了僅次於世界奧運會的第二大體育活動,影響力同樣也是越來越大。
從八三年開始,內陸就一直謀求舉辦亞運會,內陸改革開放,目的是為了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生活更好,而發展經濟就必須與國際接軌。
舉辦亞運會,讓世界重新認識已經改革開放的內陸,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