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挖角歐文·凱爾姆
楊辰也是一時心血來潮
不過,他並不是說著玩的,現在他旗下的糧油公司,中下層管理人員不缺,獨獨缺少能夠掌握大局的人才。
而歐文·凱爾姆作為一個外人,能夠擔任嘉吉這傢俬營巨頭的ceo,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時間,由此可見其能力非同一般。
四大糧商之所以能夠一舉一動牽動全球糧油波動,自然是有其值得借鑑的地方,他未來如果跟四大糧商交手,那麼就必須得有一個充分了解對手的負責人。
不然,知己不知彼,最後很難說他能否頂得住幾大糧商的圍攻,雙拳難敵四手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送走歐文·凱爾姆後,俐國維重新回到了楊辰房間,“老闆,歐文·凱爾姆先生已經走了。”
楊辰給俐國維倒了一杯茶,招呼道:“來,坐下喝杯茶。”
俐國維徑直坐到楊辰對面,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見楊辰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開口道:“老闆,是在想哪位歐文·凱爾姆的話嗎?”
楊辰看了他一眼,沒有掩飾,直言問道:“老俐,你覺得我們應該和嘉吉合作嗎?”
俐國維聞言,醞釀了一下,開口道:“與嘉吉合作,有利有弊,主要得看對方的誠意,就是不知道它們是不是真心與我們合作。”
說著,俐國維停頓了一下,又言道:“其實,剛剛哪位歐文·凱爾姆先生有句話,我覺得他說的並沒有錯,如果我們不能儘快解決,四大糧商遲早會進來。”
“哦,是哪句話?”
“亞洲太大了,光是人口就佔了世界五分之三,這麼多人需要的糧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而且隨著亞洲經濟不斷的發展,亞洲各國的糧食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以目前我們糧油公司的規模以及發展速度,未來很難解決亞洲糧食缺口問題,即使我們與內陸有合作,但是內陸自己還有超過十億的人口需要解決…”
楊辰聽完,臉上沒有任何的變化,不動聲色問道:“所以,你認為我們應該跟嘉吉合作?”
“那要看老闆是選擇主動,還是被動。”
“說說看”
俐國維道:“現在我們有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以及亞洲本土勢力,大家團結在一起,短時間內其他亞洲以外的糧商無法大規模進入亞洲市場,即使外面的糧食流入進來,也得透過我們這些人的手才能進入。”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主動的一方,這點從嘉吉公司主動前來尋求我們合作,就可以看出來。”
“不過,這種局面只存在於一時,我們的主動是建立其他大糧商都把重心放在開闢亞洲以外的市場,沒有團結起來的情況下,才堅守住亞洲這塊市場。”
“一旦等那些大糧商把其他市場佔據完畢,那麼到時候我們面臨的恐怕不僅僅只是四大糧商的問題,而是可能面臨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糧商…”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美國政府的態度,糧食作為戰略性資源,美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美國每年的農產品輸出規模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