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等幾年內陸市場全面開放,楊辰倒是不介意手上多一點人名幣,那樣他也好提前在未來內陸那些線城市佈局。
但是現在不行,現在人民幣匯率很不穩定,隨著內陸市場開放,人名幣會調整到合理的水平,他現在如果兌換太多人民幣,過幾年損失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他有錢歸有錢,但也不希望自己的錢白白送給別人,哪怕這個人是國家。
說到底,他還沒有無私到為國舍家的地步。
或者說,他更希望自己來使用這些資金,讓國家能夠得到更大更有利的發展。
錢越多,煩惱越多,責任越大。
與此同時,他自己也有私心,他希望將來能夠成為內陸第一大財團。
後世很多人都認為內陸沒有財團,這是一種錯覺,其他先不說,單單是企鵝和阿里,兩家公司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網際網路公司了,它們涉及到的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過了某些外國財團。
它們之所以沒有被冠上財團的稱號,主要原因還是國家體制問題。
後世馬首富天天見......翹著二郎腿,跟大佬們有說有笑的,很牛逼很厲害。
但是,有誰見過跟馬首富等人坐在一塊有說有笑的?貌似沒有吧?能夠受到接見就已經很榮幸了,說的誇張一點,都可以光宗耀祖了,對吧?
不過,事無絕對,這年頭香江地位比較特殊,內陸對於香江得重視,從幾次接見香江各行各業的華人就可以看出來。
未來香江只要發展的好,不像前世那樣走下坡路,這種重視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透過香江的特殊性,他組建財團並不是不可能,不過想要組建財團,他底蘊依舊還差了一些。
真正的底蘊,跟錢沒有任何關係,像島國幾大財閥,它們傳承數百年,靠的可不僅僅只是錢。
一個家族的底蘊,需要上百年的積累才能真正形成,幾十年就消失的財團,那不算真正的財團。
楊辰的話,讓霍大亨身邊的李行長有些尷尬,正如對方說的那樣,現在內陸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出口業務也有限,這個時候就是給楊辰幾百億人民幣,也只能存銀行沒處可花。
想到內陸方面現在沒什麼好處跟楊辰交換,李行長嘆了一口氣道:“楊先生,是我冒昧了。”
楊辰擺了擺手道:“沒什麼,我能理解。”
內陸的想法楊辰心裡清楚,他與英國合作建設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內陸方面想透過參股來達成一些合作。
高新技術產業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內陸自然不希望落後西方太多,而這次楊辰的計劃無疑給內陸提供了很大的機會。
就在李行長和霍大亨都免不了失望的時候,楊辰緩緩開口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摁?”李行長和霍大亨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
霍大亨直言道:“阿辰,你如果有什麼條件可以說出來,哪怕李行長這邊沒辦法做主,也可以上報上面,由上面領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