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的被打怕了?
或許吧
不過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索羅斯當初阻擊英鎊的時候,德國人袖手旁觀的原因。
一九九零年英國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系‘歐洲匯率體系’,這個決定使得英國貨幣出現了很大的漏洞。
如果英國當時沒有加入歐洲匯率體系,像索羅斯那樣的投機者,根本不會有機會對英鎊下手。
歐洲匯率體系,主要是以德國的馬克為核心體系,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歐洲各國經濟都傾向於金融服務行業,而德國則一如既往以工業製造為核心,大力發展本國製造工業。
在歐洲匯率體系中,每一種貨幣只允許在一定的匯率範圍內浮動,一旦超出了規定的匯率浮動範圍,各成員國的中央銀行就需要透過買賣本國貨幣來進行市場干預,使該國貨幣匯率穩定到規定的範圍之內。
如果各國經濟發展穩定,透過以馬克為核心的歐洲匯率體系,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眾所周知,英國的經濟早在二戰結束之後,就一直沒能恢復過來,甚至在經過八七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還出現了大幅度衰敗的趨勢。
由於歐洲匯率體系限制,英國需要保持一個極高的匯率來作為條件,同時在匯率上受德國馬克的制約,在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上不敢大膽行事。
比如,何時提高或降低利率、為保護本國經濟利益而促使本國貨幣貶值。
英國貨幣被嚴重高估,這對於專業的經濟學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英國中央銀行能否有足夠的能力,維持其高匯率,在很多人看來,是一間非常值得懷疑事情。
也許是曾經獨來獨往習慣了,英國人看起來不太會跟人平等打交道,一九九二年,英國與歐盟十一個成員國一起簽訂了《馬斯特裡赫特條約》。
這一條約,使的英鎊進一步被高估。
貨幣被高估,一旦經濟市場發生動盪,受到國外資本侵略,很容易被攻擊。
歐洲匯率體系以德國馬克為核心,一旦其他國家出事,就需要核心國的德國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幫助那些國家。
很顯然,後世那邊英國政府與索羅斯的戰鬥,德國人並沒有犧牲自己,去幫助英國渡過難關。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不幫就不幫把,畢竟這種犧牲自己,幫助他國的事情,大家都不是聖人,可以理解。
但是讓人無語的一點,德國前面拒絕了英國人,轉頭卻幫助法國人保衛法郎。
啥意思?
英國人當時無法理解。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