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辰的要求,尤德並沒有在意。
內陸當初留下香江,放任英國繼續管制,為的是什麼,存的什麼目的,英國政府心裡其實很清楚,內陸連美國人都不怕,又怎麼會害怕一個已經在二戰中沒落的英國。
朝鮮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幾十個國家對內陸進行封鎖,可在全面封鎖下,內陸依舊能夠從香江獲得源源不斷海外支援,中間少不了英國暗地裡給美國人下絆子。
改革開放以後,香江是內陸獲取海外資金和技術的視窗,不光尤德這個香江總督心裡明白,其他國家同樣也非常的清楚。
楊辰是商人,香江地緣政治特殊,尤其現在香江還在英國的管治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並沒有所謂的技術限制。
現在新崛起的韓國、新加坡、灣灣都在積極向歐美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香江之前沒有那個打算,主要是發展那些產業太麻煩,太費時間和資源。
香江政商兩界都意在將香江打造成一座金融服務型城市,就跟倫敦一樣,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
現在楊辰願意站出來,以一己之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他作為香江總督,除了支援似乎沒有別的選擇。
尤德舉起酒杯,微笑道:“楊先生,我想你的要求倫敦那邊會同意的,到時候政府方面也會派專人負責這件事,對於工業區的建設,政府也會盡最大的力量給予支援。”
楊辰同樣舉起酒杯感謝道:“那我在這裡,就先多謝總督大人了。”
對於尤德的支援,他並沒有任何意外,從麥理浩擔任香江總督開始,香江的幾位外交官出身的總督,他們或多或少都對香江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現在他想要發展香江的高新技術產業,英國又能從中獲得好處,雙方彼此互惠互利,沒理由不支援。
這個時期內陸剛剛改革開放,面對一個超過十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所有人都想要進去分一杯羹,而香江作為進入內陸的橋頭堡,發展自然是至關重要的。
在內陸經濟沒有給歐美帶來巨大壓力之前,所謂的封鎖,只不過是一張紙而已,很難起到作用。
資本家都是逐利的,它們眼中只有利益,技術什麼的,只要錢給到位,要什麼都不是問題。
“總督大人,不知道工業用地面積方面,能否再”
不等楊辰把話說完,尤德有些為難道:“楊先生,對於工業用地面積,政府這邊真的最多隻能為你提供一半,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太大了,即使是新界,中間涉及到的居民數量,會讓政府感到巨大的壓力。”
新界人少地多沒錯,可是一百平方公里土地,涉及到的人口,哪怕是比較偏遠地區,也多達十萬人數目。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些工業用地,政府這次沒有要楊辰半分錢。
早在八四年中英聯合宣告之後,內陸為了避免英國人大肆拍賣土地獲利,在條約中,特別限制了香江每年的土地供應。
這次楊辰要地,除了需要獲得總督府和倫敦方面的許可,同時還需要獲得內陸方面的寬限。
相比較總督府,內陸方面自然沒什麼好猶豫的,對於楊辰準備在香江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鏈,內陸方面是舉雙手雙腳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