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蘇聯今天的地位,不是靠拳頭跟歐洲國家打出來的,兩個國家純粹就是在別人打的精疲力盡,沒有力氣了,紛紛退場之後,才跳出來摘得桃子。
兩次世界大戰,讓英國之前數百年積累消耗殆盡,加上民族獨立興起,讓英過殖民體系無法繼續維持下去,才導致了英國從霸主地位上下來。
英國自二戰後,國力雖然不斷衰弱,但是前期積累下來的工業技術並沒有遺失。
要知道英國在一戰二戰,本土也僅僅只是被德國的飛機轟炸,本土並沒有被佔領,本國一切科研技術人才,通通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現今科技大部分都是二戰時期研製出來的產物,英國在高階技術領域有足夠的積累,唯一欠缺的只是將技術轉化為實用產品,運用到需要它的市場。
有時候,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不能只單單看它的經濟實力,還得看它的科研教育水平。
眾所周知,美國之所以科技那麼發達,主要來源於美國國內有很多優質的高校,不管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很多世界名校都出自美國。
而英國的科研教育水平,是現如今唯一能夠跟美國相媲美的國家,美國有哈佛耶魯,英國有牛津劍橋,對於人才方面,英國各所高校每年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
尤其是英聯邦成員國家,這些國家的留學生,受到他們父輩的影響,他們出國留學的首選,大部分都會選擇英國。
英國當初能夠維持世界四分之一的殖民地,英國教育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英國能夠從霸主地位上下來後,沒有迅速淪為甲乙丙丁,在未來二十一世紀,還能有底氣從歐盟退出,就不難看出英國的實力,並不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樣弱小。
英國傳承幾百年的體制,中間經過不斷的改善,其領導它的精英階層,絕對不是酒囊飯袋。
退出歐盟的利弊,人家絕對分的清楚,既然做了,那麼不管什麼原因,都說明英國在未來幾十年之後,還有依舊有底氣的。
英國早期一直是獨立於歐洲大陸之外,一直作為一個旁觀者,以及始作俑者,死死地盯著以及干預歐洲各國的發展。
英國能夠維持幾百年獨善其身,從歐洲各國脫穎而出,除了地理環的優越,再一個就是源於自身的實力。
近現代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是從經濟和工業兩個方面去看。
經濟就不用說了,英國雖然沒落了,但是它的經濟依舊是世界前十,工業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既然人家主動送上門來,楊辰又怎麼好拒絕。
不過,必要的矜持還是需要的。
花錢不一定就能夠買到好東西,這個後世歐美各國已經用他們的行動,給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楊辰希望自己的錢能夠花的物超所值,而不是花大價錢去換回來一堆破銅爛鐵。
尤其是核心技術,沒有這玩意,他才不管對方是誰,這年頭,害怕有錢買不來好東西?
他是一個商人,還沒有到涉及國家安全那麼高的地位,技術保留一說,在他這裡不存在。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