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家出來時間已經很晚了,不過這一趟倒是沒有讓楊辰失望,至少項家清楚了未來新城大學該往那個方向發展。
至於往那個方向發展
毫無疑問
只能往楊辰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只有朝著楊辰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新城大學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支援。
這人,尤其是老人,最是能權衡利弊。
因為老人要遠比年輕人看的更遠,不計較一時得失,所以老人更懂得妥協,更懂得如何選擇才是正確的。
很顯然,在政壇摸爬跪打一輩子的項老在這方面的態度讓楊辰十分的滿意,對於學校的初期建設,楊辰覺得自己選擇讓這樣一位老人家負責,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老人家精力雖然比不上年輕人,但是他們考慮的東西全面,不用他太過於操心。
待楊辰離開以後,項老跟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女兒以及女婿開了一個家庭會議。
項家自項老以後,就不再沾染政治了,所以新城大學是項家目前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將來新城大學辦的越好,對項家就越有利。
而新城大學如何才能辦好,這個得看楊辰那個大財主對新城大學的投入,新城大學的核心,握在楊辰手上,而不是項家。
聽完自己父親一席話,項氏兄弟一個個都年紀不小了,自然是一點就透,作為老大的項武儀開口道:“父親,兒子知道該怎麼做了,既然父親為項家做了選擇,兒子相信這個選擇一定是最正確的…”
聽到自己大兒子這話,項老也沒有多說,目光看向自己剩下的兩個兒子和女兒,見他們顯然都聽懂了自己的意思,才欣慰道:“你們能明白就好,哪位楊先生我雖然沒見過幾次面,但是與他接觸過程中,以及之前從各方面收集的資料。”
“可以看出,哪位不管做什麼,都帶有強烈的目的性,他有著比任何人都清晰的計劃和想法,之所以把新城大學交給我們,而不是他手下的員工,是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專業的東西交給專業的人。”
“這樣的人,很多時候為了達到自身目的,他們通常會不擇手段,他們往往不在乎過程,只希望看到想要的結果。”
“哪位楊先生對新城大學的未來,定位的很明確,我們如果能夠在中間幫到他,帶領新城大學往他所希望的方向走,那麼就能夠得到最大的支援。
反之,一旦新城大學不能夠朝著哪位所希望的方向走,就會失去支援,同時我們項家也會被清掃出去。”
項老這話一出,眾人沉默不語。
正如其所說的那般,項家如果幹的不好,不能夠讓楊辰滿意,他們隨時有可能會被清掃出去。
新城大學屬於私立大學,一切歸楊辰決定,項家人的去留,只在對方的一念之間。
“你們這些年一直在國外生活,我們華人在國外的地位如何,你們也清楚,你們雖然都在國外大學任教,但是未來想要更進一步…”
“哪位姚教授,年紀輕輕就成為教授,前途無量,可是他為什麼依舊願意來新城大學?”
“其中原因,你們有想過嗎?”
“人活一世,無非為的就是名利二字。”
“哪位要的是利,而我們項家和姚教授那些人,目的也很明確,你們剛剛也聽到了,新城大學需要什麼,哪位可沒有半點含糊,半點折扣也沒打。”
“這些,你們在國外,能夠享受到嗎?”
“給最好,什麼叫做最好的?”
“這句話背後代表的意思,你們明白嗎?”
“哪位楊先生是個生意人,生意人講究的是利益,付出就必須得讓他看到價值,看到回報…”
很顯然,項老是把楊辰看的透透的。
不管是建設新港,還是建設新城,又或者新城大學,這一系列的投資,無非是為了日後的獲得相應的利益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