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碼頭
楊辰與林清霞和鄧儷君兩女分開了。
出海釣了一下午的魚,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楊辰和沈粥兩個人,是一條也沒撈著。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心情。
因為他最後還是從沈粥哪裡得到了想要的答覆,正如楊辰想的那樣,楊氏財團的崛起已然勢不可擋,與楊氏財團比起來,滙豐銀行只是一家單純的金融機構,未來撐死也就萬億港幣市值。
即使未來滙豐銀行會成為一家國際性金融大行,影響力巨大,但那又如何?
與真正的財團,財閥比起來,單純的金融機會,只是大佬們的提款機,有需要就用,沒需要就不用。
除非能夠像美聯儲和內陸幾大國有銀行那樣控制一個大國的流通貨幣,即使金融風暴也不能把它們怎麼樣,那才真正牛逼。
香江太小,一旦那天香江的影響力下降,滙豐銀行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沈粥在滙豐銀行大班王的位置上坐了那麼久,媲美總督的權利,不是說放就能放下的。
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同樣的道理,沒有了那個位置,他沈粥就不再是那個無冕總督了,人走茶涼,瞭解華夏文華的沈粥,非常清楚這個道理。
所以,不管是真的看好楊辰,還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沈粥並沒有像之前回絕其他人那樣回絕楊辰的邀請。
如果楊辰僅僅只是一個華人首富的身份,沈粥肯定不會多做考慮,因為楊辰如果不出現,他完全可以培養一個華人首富出來,後世李超人就是例子。
但是,現在楊辰不僅僅只是華人首富,同時還是名副其實的亞洲首富,甚至於,要不了多久,可能會成為世界最富有的人,拿下世界首富的位置。
隨著廣場協議馬上到來,沈粥這個滙豐銀行的大班王,也透過自己的渠道獲得了一些內幕訊息。
不過,協議沒有簽訂之前,誰也不敢保證局勢會往那邊反轉,畢竟現在島國經濟實力很強勁,再加上島國的地理位置很特殊,美國需要透過島國來牽扯中蘇兩國,顯然不可能真的把島國怎麼樣。
如果島國政府咬牙不同意,其他國家肯定也沒有辦法,只能透過其他途徑再重新想辦法。
金融機構需要的是穩定發展,不是冒險投機,即使清楚日幣可能會升值,但是在協議沒有簽訂之前,像滙豐銀行這樣大金融機構一般是不會提前出手的。
如果日元要升值,那麼等到協議簽訂之後,憑著自身優勢,像滙豐銀行這種大的金融機構,完全了不擔任何風險從中分一杯羹。
不用承擔任何風險,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那著急什麼?完全不需要著急啊!
所以,沈粥並不羨慕楊辰接下來會從島國賺少錢,他主要佩服的一點,是楊辰的遠見,竟然能夠提前兩年就看到日元存在的升值空間。
這一點,讓沈粥很是佩服。
回到自家辦公室
沈粥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董建驊。
作為東方海外最大債權人,東方海外接下來的行動,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滙豐銀行。
每年幾個億的利息,滙豐銀行說什麼也不能放棄,現在已經確定了楊辰會往東方海外注資,滙豐銀行與東方海外的合作,當然也需要繼續下去。
咚咚——
就在沈粥快要下班的時候
董建驊終於趕到了
“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