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八三年,香江再一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不少中產階層和精英群體,開始紛紛往國外移民。
自一九七四年,英國保守黨領袖希思第一次訪問內陸,與偉人談及到了香江問題
此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兩國政府都會在香江問題上討論一下。
而每一次兩國政府談論香江問題時,不管訊息是好是壞,都會引起社會很大的反應。
兩國長時間的反覆較量,已經在去年撒切爾夫人正式訪華期間,有了相對明確的答案。
只不過,由於英國政府不甘心,不願意把香江這座東方明珠還給內陸,所以英國政府還在做最後的掙扎。
這場激烈的外交鬥爭,將會持續長達一年多時間,需要一直等到明年十月份才會有最終結果,英國在確定內陸不會妥協之後,才放棄了九七之後,繼續管治香江的要求。
兩個國家外交鬥爭打的激烈,底層老百姓到沒什麼,畢竟很多人都是從內陸那邊過來的,對於香江回不迴歸,他們其實沒什麼想法。
再則就是,他們即便有想法,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普通老百姓,家裡沒有幾個錢,大多數又沒有一技之長,就算是想移民,也沒有那個國家接納他們。
真正感到人心惶惶的是那些精英階層以及中產收入家庭,他們在享受了資本社會的福利後,由於對內陸的改革開放,認識的不夠深刻。
再加上,英國政府長時間管治香江,以前媒體一邊倒的宣傳,致使很多精英階層和中產收入家庭,都視內陸如洪水猛獸。
與底層平民老百姓不一樣,精英階層和中產收入家庭他們往往要不是有錢,要不就是有著別人沒有的一技之長。
這些人想要移民,都非常的簡單且容易,因為大多數發達國家,都願意接納他們這些人。
有移民的資格,再加上華人自古以來就有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警示。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所以,很多精英階層和中產收入家庭一個個疑神疑鬼,紛紛想著移民國外。
對於那些一心想著移民離開的精英階層和中產收入家庭,其實說再多,解釋再清楚都沒有用處,因為他們根本就聽不進去。
至於阻攔,他還沒有那個資格。
既然解釋不清楚,阻止不了,那麼就只能順水推舟,將損失降到最小。
在新年結束以後,楊辰就讓亞洲衛視開啟宣傳模式,將那些鐵了心想要移民海外的精英階層和中產收入家庭,全部網路進自己的口袋裡。
北澳洲那麼大的地盤,想要開發出來,不光需要人口和資金,同樣還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
有了這些人加入,澳洲政府對楊辰開發北澳洲的信心,也就更加充足了,加大極度扶持,放開一部分限制,都在一一進行。
面對移民地的選擇,老實說,香江的精英階層和中產收入家庭,他們選擇的地方其實並不多。
雖然大部分國家都很願意接納他們這些人,但是與所有移民的人一樣,大家一致的共同點,那就是環境適應問題。
對於絕大多數的華人來說,他們都希望到一個能夠穩定工作且生活安寧的地方居住。
雖然香江有著被英國人長時間管治的經歷,但是由於膚色上的不同,依舊會讓他們害怕去到完全陌生的地方,工作不順利,生活不順心等等一系列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