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怡和集團與楊氏財團的大戰落幕,有關置地易主的訊息,立時登上了香江各大媒體報紙的頭版頭條。
目前為止,置地與恒生銀行雙方雖然都沒有釋出任何有關置地易主的訊息,但是一向訊息靈通的香江媒體,又怎麼可能打探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段時間,兩家動靜鬧得這麼大,突然間平息下來,裡面沒有問題才是怪事情。
這不打聽還好,一打聽,各大媒體報社就忍不住激動了。
媒體報社最喜歡的就是各類勁爆新聞,類似英資公司被華資收購的事件,幾乎每一次都能大書特書,成為報社連續刊登的要點新聞。
這一次怡和與楊大老闆的商業競爭,前面的鋪墊就已經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現在結果出來了,自然引得無數人圍觀。
除了亞洲衛視沒有報道任何有關此類訊息外,香江無線電視臺、明報、東方日報、衛報等多家重量級,背後有著大靠山的大報社都重點報道了置地易主的猜測。
雖然是猜測,但卻是事實,只差怡和與恒生銀行雙方承認罷了。
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怡和敗北,這個結果,既出乎眾人意料,又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很簡單
在香江民眾眼中,楊辰這一路登上華人首富,雖然時間短暫了些,但是卻從沒有失過一次手。
這個年代,香江大部分普通民眾還是非常迷信的,以楊辰賺錢的方式,活脫脫就是財神爺轉世。
在這個現金為王的時代
錢,有時候就是萬能的。
錢,能買到人們想要的一切。
有錢能使鬼推磨
怡和敗北,大家雖然難以置信,但也沒有太過意外。
畢竟,楊辰給大家帶來的意外,實在太多了太多了,怡和雖強,但也並非不可戰勝。
如果怡和真的厲害,前幾年就不會在包船王手上吃癟,丟失九龍倉了。
有了前面包船王成功奪取九龍倉,楊辰這次拿下置地,大家心裡的接受能力,自然也跟著提升了不少,並沒有太意外。
包家
書房裡
從自己女婿手上接過報紙,看到上面的訊息,包船王並沒有太過驚訝。
一直關注雙方一舉一動,全過程交鋒的包船王,在置地易主的那一刻,就已經第一時間接到了訊息。
雖然早就已經知道了,但是看著報紙上的報道,包船王還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倒不是說他不願意看到怡和敗北。
對於鄭嗨泉等人能讓怡和栽這麼大一個跟頭,包船王內心其實是非常高興的,甚至有種別人替他報仇的快感。
只是,對於鄭嗨泉等人之前的舉動,又多少讓包船王有些耿耿於懷,心裡憋著幾分不痛快。
包船王搖了搖頭,將手上的報紙放下,輕輕嘆息了一聲,“那小子應該快回來了。”
“爸爸”吳證光見自家岳父這種反應,張了張嘴,好似想說什麼,但又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