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門凱瑟克回香江的途中,香江股市又被一則訊息震動了
歷史上,八二年,絕對是香江最難過的一年,尤其是在股市方面,不論是上市公司也好,股民也罷。
自七三年之後,他們再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絕望。
回顧歷史,在這一年,影響香江股市的兩個方面,除了撒切爾摔跤,應該就是佳寧事件爆發一案了。
在頭一年,香江證券行所有上市公司都因為加息影響,導致股價暴跌,然佳寧卻因為各方面的因素,股價不跌反漲,在眾多上市公司中一枝獨秀,深受廣大投資股民青睞。
佳寧從一開始出現在大眾面前,其股價就一直不斷上漲,它的幕後老闆陳松青,更是被很多媒體神話。
一直以來陳松青都顯得十分的神秘,很少出現在媒體鏡頭前,但也正是因為他的神秘背景,才促使佳寧的崛起。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佳寧躲過了前面加息影響,卻仍舊躲不過大環境下的形勢,撒切爾夫人的哪一跤,算是把佳寧狠狠的推向了深淵。
後世將佳寧事件,標記為詐騙案件,一直以來大家就把陳青松當做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認為他利用左手套右手的行為,獲取個人非法利益,屬於罪大惡極一類。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生不逢時罷了。
正所謂,成王敗寇。
輸了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都是人們認定的陰謀詭計。
如果沒有八二年中英兩國就香江問題進行正式談判,如果沒有撒切爾夫人那晴天霹靂的一跤,按照佳寧之前的情況,它不見得就會墜落。
什麼叫大而不倒?
當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政府不願意看到它倒下的時候,那麼當它遇到問題時,政府部分會主動幫它解決麻煩。
自一九八零年開始,佳寧利用從股市獲得的資金,開啟了它不斷擴張的路程。
一件件天價收購背後,當時就連包括滙豐、渣打等大銀行在內,都對其青睞有加,紛紛表示全力支援“佳寧”的種種收購行動,為“佳寧”助添聲威。
在那種情形下,佳寧就好比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哪隻豬,各方面的支援接踵而來。
金錢不缺,機會不缺。
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在眾多股民的認可下,在各家大銀行、大公司,乃至於外國知名企業的看好下,佳寧集團的市值一躍膨脹到了逾百億港幣的規模。
旗下產業子公司遍及地產、旅業、航空等領域,投資地區,諸如美國、島國、新加坡等地都有其廣泛投資。
毫不誇張的講,即使是之前憑著滙豐銀行的幫助,成功入駐和記黃埔的李超人,在陳松青的面前,也顯得黯然失色。
在媒體的渲染下,佳寧已然成為了一間國際性的大投資商,其實力及前皆途具備成為“香江摩根”的一切素質。
站在風口上,就是一隻豬都能夠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