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爾夫人出生於一九二五年,女王出生於一九二六年,跟前面七位首相不同的是,撒切爾夫人與女王之間,不存在年齡代溝問題,因為兩人的年齡僅僅只相差一歲。
從撒切爾夫人進入唐寧街那天開始,英女王和女首相的關係,就一直受到了媒體和公眾的密切關注。
在撒切爾夫人執政三年中,根據外界報道,英女王和撒切爾夫人的關係可謂“不溫不火”。
兩人雖然沒有年齡代溝,但是性格氣質卻截然不同,女王冷峻又不失幽默,撒切爾夫人從做事風格上面,不難看出其果斷的一面。
一般來說,像撒切爾夫人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好相處,兩位英國最有權勢的女性,年齡雖然相仿,但背景差異卻很大,中間天然的隔閡是免不了的。
一個天生貴胄,從出生就貴不可言。一個商人之女,靠自己後天的努力,一步步登上首相寶座。
可以說,兩個女人,一旦碰出火花,那麼一定會讓英國動盪不安。
好在英女王經歷的人和事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前面幾個首相,每一個性格都不同,撒切爾夫人雖然很難相處,但為了英國穩定,女王還是能夠容忍撒切爾夫人難相處的一面。
女王的包容,在很大程度上,中和兩人之間性格上的不合。
在與查爾斯王子認真談過之後,楊辰也沒有再猶豫,清楚了王室的立場,他接下來可以放開手腳,收購英國國內任何一家他感興趣的企業。
未來幾年,英國經濟雖然會因為改革出現倒退,但正所謂不破不立,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後面就是勝利。
而且,他收購英國企業,賺錢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引進技術。
隨著二戰結束以後,各國對於高新技術領域,一直有限制出口的政策。
與一戰二戰前,只要你有錢,什麼技術都能開放不同,但凡別人家沒有的東西,各國就喜歡大搞技術封鎖。
尤其是對待東方國家,西方國家普遍不願意把技術分享出來,不僅政客如此,下面商業公司也同樣如此。
很多不在禁止名單裡的技術,西方商業公司也因為各種偏見,不願意開放技術,以至於後來國內只能派遣數以十萬計,百萬計的留學生到外國學習技術。
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用市場換技術,效果其實並不大,真正讓國內技術起來的,是那些早期出國的留學生,以及國內工人透過拆卸國外產品,一點點仿製積累起來的經驗。
當然了,那些仿製的東西,大多都是中低端產品,高階產品,除了軍工領域,民用方面的高階科技,國內依舊還有很多不如國外。
這裡面涉及到的技術,並不是透過簡單拆卸仿製,就能夠學習到的。
幾十年後,內陸被譽為世界工廠,既然是世界工廠,自然要從高到低的掌握所有技術,缺少的部分,楊辰希望自己能夠把它補齊。
一家企業影響一個國家,尤其是高新領域,如三星蘋果那類公司,是真的一點也不誇張。
當財富達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想被人當肥羊宰殺,手裡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術,否則,上面一個政策,分分鐘就讓你從雲端掉下來。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