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儷珍和關大美女的到來,楊大老闆那叫一個美滋滋,拋開了一切煩心事,盡陪兩位大美女在家裡瞎鼓搗。
而另一邊,剛從恒生銀行傳出來的訊息,卻是讓撒切爾夫人一陣頭大。
她之前還在想楊大老闆接下來會往那個產業投資,依照撒切爾夫人對商人的本性瞭解,料定了對方肯定會往特別賺錢的方向進軍。
比如說,能源和銀行這兩大行業。
原本她還想著,有了楊辰這個超級富豪加入,勢必能夠拉昇這兩個行業的企業的市值,為政府多增加一點收益。
那曾想,楊大老闆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竟然調轉槍頭,準備收購英國航宇這家軍工企業。
現在,恒生銀行連通告都已經發出來了,辦事效率之高,令人膛目結舌。
要知道她這邊才剛跟楊大老闆吃完飯沒多久,好說歹說讓對方留下來投資,要是轉眼就不認賬,拒絕對方,那不光光是打臉的問題,更要命的是,一旦楊大老闆不投資了,就會有數以百億計的資金流出英國。
隨著英國私有化改革,其國內最缺的就是資金,數額高達百億計的資金流出,這對英國經濟來說,無疑於再打一場馬島戰爭。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馬島戰爭影響還要嚴重,因為馬島戰爭打贏了,英國國內除了增加一點軍費,其他並沒有損失什麼,反而股市大漲,讓英國經濟出現一絲起色。
在這個階段,撒切爾夫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攜大勝之威,徹底完成私有化改革,給接下來連任大選鋪路。
由於楊辰在倫敦股市獲得大量的資金,一旦這些資金流出英國,那麼英國股市上升的勢頭,勢必會遭到打擊。
動又動不得,撒切爾夫人才會親自邀請楊大老闆聚餐,同時挽留他在英國投資。
隨著馬島戰爭結束,英國軍工企業的股價已經逐漸迴歸正常。
按理說,像英國宇航公司這樣的軍工企業,一般人不會輕易觸碰,畢竟商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盈利,賺取豐厚的資本。
像英國宇航公司,英國政府其實已經做好了虧本大甩賣的思想。
軍火生意賺錢沒錯,但不是所有軍工企業它都掙錢,尤其是在世界大體和平的環境下,僧多粥少,各國軍工企業彼此之間競爭激烈,連生存都很困難,更別提掙錢了。
當然了,以英國政府的想法,肉就算要爛,也一定要爛在自家鍋裡,左手換右手,將其交給本國的商人,英國宇航公司依舊是英國人的軍工企業。
除了英國商人以外,歐盟國家也沒有問題,自從七十年代初英國加入歐盟以後,歐洲四巨頭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聯合歐洲大部分國家,已經完成了從軍事領域和經濟領域共同發展。
尤其是以歐盟組建的投資機構,英國政府並不反對這些資金流入進來,甚至想方設法,想要吸引這些外來資本。
軍工企業不論在何時都與國家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一個國家國防實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國家的軍工企業是否強大。
將自家軍工企業交給外人,技術洩不洩密暫且不提,有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存在,軍事領域方面,英國只能排在兩者後面,甚至連第三都不一定排的進去,因為旁邊還有法德兩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