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辰準備的時候,唐寧街這邊撒切爾夫人也在與手下官員討論有關他的事情。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後,曾經英國兩黨奉行的“巴茨克爾主義“政策逐漸失靈。
巴茨克爾主義的名字,是以曾經保守黨政府財政大臣巴特勒及工黨政府財政大臣蓋茨克爾的姓氏縮寫合併而成。
它著重說明保守黨和工黨在國內基本政策上,都推行一種大體一致的、建立在艾德禮工黨政府“社會主義”政策和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政策基礎之上的福利資本主義。
意思就是說,巴茨克爾主義推行的政策,是結合當時英國兩大政黨的一致利益,產生出來的結合體。
自二戰以後,英國兩大黨派無論是哪一派執政,都會以巴茨克爾主義為基礎。
只不過,在石油危機爆發以後,英國經濟進入滯漲,凱恩斯主義失效了,這種平衡也就被打破了。
為了重新啟用國內經濟,以撒切爾夫人為首的保守黨政府,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
撒切爾夫人的改革,主要在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在經濟上,撒切爾夫人強調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減少國家干預,大力推行非國有化和私有化政策。
透過把國有企業的股份大量出售給個人和鼓勵私人資本進入國營領域等辦法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英國企業的競爭力。
在政治上,撒切爾一派執政黨,反對英國工黨的“社會主義”,打擊工會和勞工運動,對英國工會的罷工運動採取強硬措施,取代過去所採用的協商、談判等妥協方針。
高福利政策,讓英國民眾缺乏向心力,大量國有化公司不思進取,使得英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有效的競爭力,進一步造成英國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甚至被外界冠上了歐洲病夫的帽子。
如今日不落帝國已經在軍事上一落千丈,被美國和蘇聯所取代,在經濟上,又被重新復興的西德和法國等歐洲國家拉近距離。
軍事方面,英國已經沒有能力在問鼎第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不可能再給英國人機會。
所以,當前經濟問題,是英國目前最主要的問題。
面對國內日益嚴重的罷工,越來越多的失業人群,撒切爾夫人改革之心,並沒有任何的動搖,任何改革都需要流血犧牲,英國如果不想繼續沉淪下去,就必須作出改變,
她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明年的大選,自己能不能成功獲得連任的機會。
一旦連任失敗,那麼這場改革,很可能會無疾而終,現在私有化程序只完成了第一步,她需要連任來加強手上的權利,讓英國徹底完成這次改革。
撒切爾夫人向下面一位中年白人官員詢問道:“調查清楚了嗎?那位西門子小姐,是代表西門子家族,還是那位楊辰先生?”
“已經調查清楚了,那位西門子小姐的資金來源,都是由香江恒生銀行提供,我想應該是那位楊辰先生借西門子小姐的手,把麗的呼聲買了下來。”
“原本一開始麗的呼聲只准備賣亞洲地區的業務,不過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麗的呼聲的大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全部賣給了西門子小姐。
餘下的麗的呼聲其餘股東,也在對方高出市場價五成的情況下,全體出售了手上的股份。”
“同時,我們還得到確切訊息,那位西門子小姐近段時間一直在收購英國各大報社的股份,其中多份報紙已經被其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