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是故宮博物館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六十四米,寬三十七米,建築面積兩千三百多平方米,高接近二十七米,連同臺基通高三十五米。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十八座。
龜、鶴為長壽的象徵,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晷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徵。
殿下為八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太和殿其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古代建築之首,在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顯示了封建王朝,至高無上的皇權地位。
只是,當楊辰到了太和殿後,看到的一切,與想象中的金碧輝煌,出現了巨大的萌反差。
後世電視上,電影裡,金鑾殿大多都是金碧輝煌一片,讓人眼前一亮。
而現在,不僅僅是因為光線問題,同時大殿裡面,還隱隱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腐朽味道,這讓楊辰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太和殿一共由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重量,其中頂梁大柱直徑約為一米零六,高為十二米七零。
明代太和殿用的支柱,採自川、廣、雲、貴等地的楠木。
清代重建後,太和殿的支柱採用的是來自於棟三省松木,這些松木歷經兩三百年,現在已經開始有些腐朽了。”
看著大殿內每跟柱子都用圍欄圍著,避免遊人接近,楊辰暗想後世的太和殿,肯定經歷過翻修,但具體什麼時候,他卻是不清楚。
“這就是龍椅嗎?”何朝瓊小心翼翼的走上臺階,近距離觀看了一下太和殿上面的龍椅。
因為香江很多電影和電視裡面,皇帝的龍椅有很大的出路,有的甚至直接就是一把木椅子。
所以,何朝瓊一進來,就對太和殿裡的龍椅,十分的感興趣。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張龍椅,何朝瓊特別想坐上去試試感覺,“宋姐,我可以坐上去,拍張照片嗎?”
宋雪見她高興,也不好拒絕,走到大殿的看護員身邊,不知道說了什麼,最後那名看護人員走上去,將龍椅外圍的警示線收了起來。
龍椅並不是易毀物品,只要小心一點,還是允許遊客拍攝的。
宋雪走到楊辰身邊,笑道:“楊先生你也上去吧,我幫你們拍張相片留作紀念。”
楊辰聽了笑道:“那好,這皇帝的龍椅,我這輩子還沒有坐過,我這就上去試試。”
有機會坐坐皇帝坐過的龍椅,楊辰自然樂的嘗試一下,將身上的軍大衣脫下交給一旁的軍子,楊辰小步走上臺階。
見楊辰一身中山裝,筆挺的樣子,很是英武,何朝瓊連忙叫停,“等一下,我先把外套脫了。”
何朝瓊隨即將外套脫下來遞給小蓮,身體倚靠在楊辰身側,腰桿同樣挺得筆直,嚴肅的表情,卻是學自電視劇裡的皇后尊榮。
連續拍了幾張,宋雪抬了抬手,“好了,你們起來吧,往前面站一點,我再給你拍兩張。”
兩人下意識從龍椅起來,這龍椅是真心沒有坐熱乎,一路任由宋雪拍攝,完成了從平民到皇帝再到平民的華麗轉變。
照片拍完,何朝瓊迅速的把外套穿上,縮著小腦袋,一臉意猶未盡道:“可惜了,如果有戲服就好了。”
楊辰見她那模樣,忍不住好笑,“你是想過一把皇后癮,還是相當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