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硒東鄰折江、福健,南連廣棟,西靠湖喃,北毗湖邶、安徽而共接長江。
自古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江南魚米之鄉”之美稱。
只可惜,成也風雲,敗也風雲。
就是因為江硒匯聚了太多好的方面,最後演變成了一個啥都略懂,啥都會兩手。人送外號,多面小能手,優秀的不能再優秀。
也許就是因為太全面,匯聚的東西太多,以至於各方面都只是略懂,並不精通,沒有周邊其他省份突出優勢。
一個每科成績都均衡,各科成績都不拉下,一百分,回回考八十五分的學生,拿去跟人家語數英三單科成績考九十九,一百分的比較?
你說說,那個更耀眼?那個更得老師歡心?
江硒作為長江三角州經濟區、株江三角洲經濟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中心腹地,被三大經濟區,六大經濟強省包圍。
你說說,讓它怎麼發展?讓它怎麼表現自己?
其他地方還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身邊被幾個單科學霸包圍,前後左右,堵的嚴嚴實實的,就算太陽高高照,好事也落不到它頭上來。
木得辦法
江硒只能成為一塊革命紅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當然了,江硒各方面雖然表現的不突出,但是它也有它的優勢存在。
其內資源豐富、生態優良,國內第一大淡水湖‘鄱鐊湖便座落於此。
除此之外,江硒也是亞洲超大型的銅工業基地之一。
有著“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中國銅都”、“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除此之外,江硒的重工業基礎設施也很完善,汽車製造工業,船舶工業,機械製造、精密工業,甚至於電子工業,在這裡都能夠找到。
只不過,令人尷尬的是,與它輕工業方面一樣,江硒在重工業上面,同樣屬於好好學生,表現的並不是突出。
眾所周知,重工業發展,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一蹶而就。
初期發展,江硒並沒有拉下太多,它甚至比很多沿海省份基礎都要好。
只是後期沒有找準位置,想出有效麼辦法,同時身邊學霸又太多,才一直表現的不那麼突出。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江硒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地貌環境,旅遊業和特殊產業,才是它發展的方向。
只要找準了位置,想要發展並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了,江硒想要站在風口浪尖,飛上天,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周邊會有比它飛得更高的存在。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