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薛父明白這點,楊辰也就鬆了一口氣。
後世改革開放席捲全國是在九十年代,那位老人家南巡結束之後。
為了推進改革開放,內陸無數人,花了足足十年時間,在改革開放初見成效之後,才敢加速步伐前進。
這個時期,改革開放前景還不是很明朗,大家雖然都清楚不改革,不開放,人民就吃不飽肚子,十億人口的壓力,如一座大山壓在頭上,不改變遲早會出大問題。
但如何改變?改革開放的目標在哪裡?
這些大家都是一頭霧水,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內陸走的不是資本主義路線,而北極熊那一套明顯又不適合內陸發展,沒有前人經驗總結,大家只能一點點慢慢來,一邊試驗一邊改進。
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長達十年的經驗積累,中間來來回回,反反覆覆,上調下改…
這些都不是一群商人能夠左右的。
大家能做的,只有等待。
八十年代初期,內陸沿海大多都在修建基礎設施,很多海外商人到了沿海,更多的是捐款,修路建學校之類的。
一直到八十年中期,隨著開放力度加大,沿海城市對外開放越來越多,才逐漸吸引了海外華商和外資進入。
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來推進、驗證的,非個人一己之力能夠干涉。
在另一節車廂裡,幾名內陸接待人員正在討論著楊辰之前說的話。
?“十年,讓香江震驚,二十年,讓亞洲震驚,三十年讓世界震驚,四十年,讓世界抬頭看它。”
老實說,楊辰說出來的話,雖然讓大家很受用,但是與他人一樣,大家都很難相信堔圳有一天會超過香江。
畢竟,想要把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市,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老吳,我看咱們也別討論這些了,將這原話記錄下來,直接上報上去就行了。”
“摁,我知道,早前我就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我們好好注意一下這位楊小先生。
老實說,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真有點不敢相信,要說這資本社會還真是瘋狂,年輕人隨隨便便鼓搗點東西,就成首富了…”
“話不能這麼說,人家這是憑本事賺錢,而且還是賺外國人的錢,這是好事情,畢竟人家也沒少支援特區建設…”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