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金熱的時候,這座橋如同是通往金礦的一扇大門,因此被命名為“金門大橋”。
金門橋在橋樑建築學上也是一個創舉,它只有兩大支柱,因此它不是利用橋墩支撐橋身,而是利用橋兩側的弧形吊帶產生的巨大拉力,把沉重的橋身高高吊起。
自八十年代起,金門大橋成為世界上無數橋樑中最繁忙的橋樑之一,每天都數萬輛汽車從橋上駛過。
金門大橋橋身整體呈硃紅色,北端連線北加利福尼亞,南端連線舊金山半島,鋼塔聳立在大橋南北兩側,高三百四十二米,高出水面部分為兩百二十七米,相當於一座七十層高的建築物。
從海面到橋身中心部位,高度約有六十米,金門大橋又寬又高,所以即使是漲潮時,大型船依舊能夠暢通無阻。
當船隻駛進舊金山,從甲板上舉目遠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橋的巨形鋼塔。
金門大橋,是舊金山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都會吸引數百萬世界各國遊客到訪。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金門大橋之所以出名,不在於它的建築有多宏偉,而在於它另一個廣為人知的稱號‘亡命之橋’。
自一九三七年八月份,也就是金門大橋通車的第三個月,一位名叫沃柏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走在大橋上縱身一跳。
從那以來,金門大橋自殺事件,一直屢禁不止,據統計,自一九三七年開始,每年都會有數十人從橋上跳下,結束自己的生命。
由於自殺事件屢屢發生,舊金山的報紙和電視臺幾乎停止了任何有關自殺的報道,以此設法扼制自殺者的模仿之風。
‘金門大橋下很美、美到大家都認為那裡是天堂的入口。’
聽著凱麗的介紹,楊辰忍不住搖頭。
如果一個人生活過得如意,誰又會沒事去自殺?
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不管是一戰二戰時期,還是二張後冷戰時期。又或者進入二十一世紀,富人和窮人中間,都隔著很大的鴻溝。
自二戰後,美國gdp一直是世界第一,從未被超越過。
然而,美國的白天與黑夜,完全是兩個世界。
每當夜幕降臨,白天不見蹤影的流浪漢,就會準時出現在各條繁華的街道。
繁榮背後往往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貧窮,即便是強如美國,富如美國,也做不到完全消滅貧窮。
站在大橋上,看著遠處起伏跌宕的海平面,細細感受下,確實隱隱有一種難以言明的吸引力。
離海面距離六十米高的大橋,如果從橋上縱身一躍,別說普通人,就是專業的游泳運動員,也不一定有存活的機會。
尤其是底下一片汪洋大海,暗湧無數,人只要跳下去,基本上瞬間就會被海水淹沒。
死亡之橋,這名字倒也不虛。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