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李超人,楊辰對這位李老闆更加不感冒,人家李超人好歹還會到處買買買,把賺來的錢,分散投入到各行各業。
而這位李老闆,左手操控著證券交易所,右手操控著房地產,將從房地產上賺回來的錢,無限迴圈,又投入到蓋房子上面去。
香江的地產大王,一直都是這位李老闆,他後世的身價,幾乎全部是由房地產堆積起來的。
人們都說香江是李家城,其實只要是個明白人,都清楚李家城指的是哪一家。
只不過,李超人名聲太響亮,別人都把鍋全部甩到他身上去了。
李超人賺的錢,一半是自己人的,一半是外國人的,而這位李老闆,他賺的錢,基本上全是自己人的血汗錢。
後世香江房價越升越高,總面積達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開發面積僅僅四分之一。
香江不缺土地,香江政府也有心拉低香江的高房價,但是以兩位李老闆為首房地產大佬們,為了維持高房價,一直橫加阻擾。
當然了,房地產商是一類問題。
除此之外,還是香江有房有車一族,以及齊聚在香江的各個炒房團,他們因為手頭上有房子,也怕房價下跌,造成自身損失,所以不斷從中阻擾,推高房價。
房地產是個老大難題,解決起來太麻煩,即便楊辰有心解決,也無計可施。
開源節流,節流不行,那就往開源方向行進,創造新的工作崗位,為香江的年輕人們製造更多的機會。
幾十時間發展,香江在教育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香江年輕一代已經從最初的文化水平低下,向高知識層面邁進。
有文化的新一代年輕人,進一步拉高了香江的人工成本,那些從學校走出來的學子,他們因為掌握了知識,所以不願再去學自己父輩那樣賣苦力。
因此,新一代年輕人,大多選擇的職業。都是比較輕鬆一類,薪水又高的行業。
那種不靠一點腦子的手工作坊,繁重且枯燥無味的工作,不受新一代年輕人所喜,自然而然會面臨淘汰。
“亞洲四小龍,香江、灣灣、韓國及新加坡,現在大家都在努力轉型,除去香江之外,以上其他三個地區,沒有一家喊出去工業化的口號。
灣灣在受到人工成本增長後,開始朝著高新技術產業鏈轉型,不斷引進歐美各國的高新技術,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行業重金投入。
相信在灣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灣灣新興工業只需要十年時間,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到時候那些新興高科技產業,將會帶動灣灣經濟持續發展。”
“而臨近內陸不遠的韓國,它們也同樣沒有放棄工業轉型,亦是朝著高新技術發展,電子和半導體等新興產業佈局的同時,韓國還在造船業以及汽車等重工業大力投入。”
“以上兩個是擁有香江沒有的人口和麵積優勢,接下來我重點要說的是新加坡,未來新加坡依舊會是香江的主要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