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儲戶,等同於坐地分錢,幾乎是無本買賣,內陸自然不願意外資銀行進來撿錢。
別看內陸放進來很多外資銀行,但是那些外資銀行,卻沒有一家能夠像四大行那樣遍及全國各地,即便是沿海地區,也很少看到統一連號的外資銀行。
這也是為什麼,內陸經濟發展迅速,外資銀行的存在感極低的一個原因。
要知道,銀行靠的就是數量眾多的分行來吸納儲戶資金,這分行數量受到限制,你說說它們還怎麼發展。
當然了,吸納不了儲戶資金,可以貸款給其他人和公司,進行投資,這一樣可以賺大錢。
後世內陸很多大型企業,包括銀行在內,都有外資銀行參與其中。
藉此,外資銀行也是賺的銀滿盆翻。
當然了,外資投資內陸企業,這本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早期內陸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營企業,都需要吸納外資進入。
這裡面不光是學習對方先進管理和技術的問題,同時還牽扯到外匯儲備。
八九十年代,內陸可沒有二十一世紀那麼富裕,美元儲備多到底層民眾都看不下去。
這個時期,內陸想要進口一些急需裝置,都需要動用外幣,才能把東西買進來。
外資吸納不到足夠數量的儲戶,自然只能撒錢投資,這樣一來就直接帶給了內陸數額不菲的外幣,同時還帶動了內陸經濟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內陸後世開放步子越跨越大的原因。
至於說內陸企業被外資控制,老實說,一個繼承數千年官本位制度的國家,真的會怕一群玩資本的資本家嗎?
一紙空文,就能讓你回到解放初期。
這並不是說笑。
對於後世很多憂國憂民的言論,楊辰卻是不以為意,國家開放一個行業,必然有它開放的道理,不可能吃飽了沒事幹閒得慌。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其中問題所在,那些開放的行業,很多時候都是民企和國企不給力,開啟市場無非是放頭狼進來,好促進國企和民企改革創新。
別忘了教科書裡,那句‘落後就要捱打’的話,一個行業的民族企業不進步,那麼這個行業就會全面落後於其他國家。
至於會不會引狼入室,老實說,憑著內陸十幾億人口基數,各行各業,不管怎麼樣,都會有傑出的人才湧現出來。
一時失利,不代表永久失利,有著上面支援,場子遲早會找回來的。
自家地盤上,難道那些人還能翻天不成?
————
喜歡重生香江1981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81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