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節目受眾有限,若是中規中矩地,定然不會有多少人看。
任何事情,首先要讓人們產生興趣,只有生出興趣了,才能吸引觀眾深入瞭解。
普通的講史,長篇大論,照本宣科,別說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就是感興趣的人都不會耐心聽下去。
與其聽一個人講,喜歡歷史的人,通常會選擇自己抱著一本書看。
那樣更有趣,更能理解書中的意思。
但如果換作楊辰來講解歷史,先不管他講的好不好,單單他這個人,就能夠引起無數人的關注。
換了一個普通人,一個年齡不到二十歲的人,也同樣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
兩者之間,無非是關注多與少的問題。
買賣買賣,有人買,才會有的賣,要是連一個買的人都沒有,自然也就談不上賣。
至於後期其他人能不能把觀眾留住,那就要看後續講師們的本事了。
對於百家講曇能不能辦好,楊辰並不擔心。
適合者來,不適者去。
文人中,永遠不缺少變通之人,大浪淘沙下,總會留下那麼幾個人。
只要大家找對了感覺,那麼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諸子百家,無數說不完的話題,足以讓百家講曇一直持續下去。
一間充滿歷史塵封記憶的講室裡,楊辰站在一張講桌後面,好似給學生講課一般,桌上放著一個青花茶杯。
除此,兩袖清風,再沒有任何多餘的物件。
看著下面坐的整整齊齊的亞視員工,還有最前排薛雨菲和陳鈺蓮以及李儷珍三女,一個個一副好學生模樣坐在下面,楊辰忍不住頭疼。
心想這要是掉鏈子,那真的會糗大了。
看了一眼斜對面的梁舒怡,楊辰點了點頭,示意錄製可以開始了。
一個簡單的百家講曇片頭播放完畢,楊辰將目光對準下面的一眾亞視員工,視線直接跳過了薛雨菲三女。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講人楊辰,也是百家講曇節目第一位主講人…下面由我來給大家講解一段耳熟能詳的歷史三國…”
簡單的開場白後,楊辰便開始進入正題,將三國給大家簡略的介紹了一遍。
三國演義流傳雖廣,但這個年代還是有很多人不清楚這段歷史,也有很多人把三國演義當做小說看,雖然它確實是一本小說,但是這並不妨礙它裡面一些值得人們深究考量的地方。
沒有任何的故弄玄虛,除了語言直白,讓人一聽就懂之外,一切全都按照歷史章節進行。
原本一開始下面一眾亞視員工還蠻期待的,但是越聽越覺得楊辰就是在一本正經的講歷史,這讓不少人感到有些失望。
雖然楊辰將原本的一段歷史,講的很生動直白,但是這對於大家來說,並沒有任何新穎的地方。
好在臺下來的大多都是女員工,她們來這裡本來就不是為了聽楊辰演講的,她們純粹就是衝著楊辰本人來了。
看著臺上的楊辰將中山裝穿出另一種美感,一眾亞視女員工們,恨不得自己手上能有個相機,將這畫面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