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薛氏制業遭受怡和集團打壓,當時他們這些人要是不出手,薛氏制業最後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憑著薛父與霍大亨的關係,對方一個電話,就能讓怡和集團的封鎖化為烏有。
有霍大亨在,薛氏制業原料供應方面就不會出現問題,一旦沒辦法在原料上面掐住對方脖子,那麼他們這些人即使再厲害,也沒辦法對薛氏制業造成實質『性』打擊。
如果硬來,那麼香江製衣業團結的局面,就會被他們一手打破,到時候他們又如何有臉代表整個製衣業同人?
好一會兒,幾位大佬都一臉嚴肅著沒有說話,事情很棘手,讓他們自己都沒想到會出現這種局面。
雖然雨辰服裝還沒有上市銷售,但是幾位大佬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
他們一個個能夠走到今天,思想都不是頑固不化之輩。
就算他們看不出來,手下的那些服裝設計師們眼睛又不是瞎子,那裡會看不出雨辰服裝的潛力。
正是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了,所以一個個才會著急的直上火,不然以他們的身份,每天事情一大堆,那裡有閒工夫坐在這裡沒事聊天喝茶。
雖然幾位大佬心裡都很想打壓薛氏制業,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提出來。
先不說楊辰現在背後有四位超過他們幾家實力總和的大佬支援,就是單單面對一個霍大亨,他們也沒辦法用強迫手段壓制薛氏制業。
薛父與霍大亨的關係,與大多數人不一樣,兩人的交情,可不是光嘴上說說。
一旦薛父真的被他們一群人針對了,那麼不用薛父開口,霍大亨都會百分百站出來幫忙。
能夠坐在這裡的都是人精,這點大家都能夠想到,所以才不願意吭聲。
“我看大家也別多想了,不如等接下來在看看情況如何?”
說實話,現今香江製衣業還處在轉型期,大多數製衣廠的服裝都顯得比較老式,所以價格都並不是很高昂,走的基本都是低端路線。
如今薛氏制業推出來的雨辰服裝,其設計已經不下於外國『潮』牌服裝。
如果薛氏制業走的是中高階路線,那麼對大多數製衣廠來說,影響並不會很大,只要薛氏制業不走低端路線,就不會引起太多人抵制。
而對於他們幾家來說,影響雖然會大一些,但現今外國『潮』牌服裝已經開始侵入香江市場,即便有影響也不會大到哪裡去。
大家都是憑實力和本事吃飯的,既然阻止不了,也就只能接著往下看了。
一直以來,他們手上的『潮』牌服裝,大多都是從外國服裝品牌公司那裡獲得授權。
香江本土服裝品牌雖然不少,但較之國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如今薛氏制業推出自行設計的本土品牌服裝,這對他們多少會有一些激勵效果。
香江製衣業在香江金融體系還沒有完全健全之前,一直是香江經濟的重要命脈。
十年代,是工業生產的黃金時期,香江製衣業由原來的生產供應香江本土,開始逐漸轉供歐美市場。
一直到九十年代,香江製衣廠商由於本地人工成本加劇,開始往內陸南部地區,株江三角洲投資設廠。
從四十年代開始,香江製衣業就一直努力著迎合市場,最後逐漸成為香江本地出口的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