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楊辰背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依靠,一切只能靠他自己。
至於香江政府,在沒有迴歸之前,一切都得聽從英國政府的命令。
而四大糧商中有三個是隸屬於美國,一旦四大糧商齊心合力圍堵他,試問有誰能夠敵過四大糧商的勢力?
連很多國家政府都需要跟四大糧商妥協,更何況他這個還沒有成長起來的小角色。
現在楊辰唯一能夠做得,只有趁著四大糧商還沒有把手伸進香江之前,把一切佈局完成。
只要香江市面上的銷售渠道跟貨源都掌握在他手中,那麼對方就別想插足進來。
現如今香江數百萬市民的生活必需品,基本都是由身後的內陸政府提供。
如此一來,就給楊辰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遇。
只要他能夠與國內取得聯絡,進一步切入合作,那麼他就有了掌控香江民眾生活必需品的機會。
至於國內願不願意與他合作,楊辰是一點也不擔心,只要他把四大糧商的訊息釋放給內陸政府,相信憑藉國家那個龐大機器,四大糧商的老底,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會擺在國內哪位偉人的桌子上。
對於香江的問題,這個時間段,國內可從來就沒有放鬆過警惕,國內絕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外國企業一步步架空香江對內陸的依賴。
要是國內對四大糧商有了警惕心理,說不定還會全力支援楊辰與四大糧商對抗。
這個時候,國內才剛剛改革開放,對外資還保持著極大的警惕心理。
要是一般工業也就罷了,可糧油這種生活必需品,一旦被外國人掌控,後果無需多言。
當然,想要與國內合作,前提得是他有與對方合作的本錢。
不然,連資格都沒有,那麼一切就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平白無故便宜了別人。
這也是為什麼他接下來打算進軍零售業的一個主要原因。
沒有銷售渠道,他手上即便有東西也賣不出去。
沒有銷售渠道,他一隻小蝦米如何跟大鱷魚爭食?
零售與工廠,二合一,一切自給自足。
只有在這種前提條件下,才有可能頂住四大糧商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後世國內糧食行業沒有被四大糧商攻陷的原因。
有著國家力量在背後保駕護航,四大糧商即便在厲害,也沒辦法在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內橫行無忌。
只有頂住了壓力,才能在糧油市場上,與四大糧商一較高低,才能從中獲取一杯羹。
後世老美天天高舉著經濟制裁,想想那些被老美搞的灰頭土臉的國家,那個不是在糧食上面沒辦法自給自足。
一旦老美實施經濟制裁,被制裁的一方,各類食品價格就會隨之瘋漲。
而食品價格上漲的後果,就是民眾不堪重負,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進而造成社會動盪。
這也是為什麼四大糧商最終能夠悄無聲息的入侵其他國家,把控其他國家糧油價格的原因所在。
各國政府之所以默契的沒有發聲,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因此造成民眾緊張心理。
畢竟,它們國家沒辦法在糧油上面自給自足,只能依賴於進口,一旦惹怒了四大糧商,民眾就沒有飯吃。
而民眾一旦餓肚子,倒黴的可不是四大糧商,而是政府,因為政府無能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是民眾的普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