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前面包船王和李首富是如何名聲大噪的?
還不就是因為他們兩個先後入駐了九龍倉跟和記黃埔兩家英資公司,進而被香江人捧上了天。
要是楊辰一口吞併了怡和集團,那整個香江還不得瘋了?
當然,這有些異想天開了。
畢竟,怡和集團旗下光是像九龍倉和和記黃埔那樣的公司就有好幾家。
到時候,即便楊辰再有錢,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胃口,將它整個給吞併掉。
而且,總督府也不可能讓這種事情發生,要是楊辰只是從怡和集團身上咬下一塊肥肉,單純的商業行為,總督府或許不會多管。
可一旦楊辰想要吞併怡和集團,那麼再純粹的商業行為,一旦引起騷亂,那麼政府就不可能放任不管。
好在這時候華資已經崛起,香江華英兩大財團已經開始角力,從包船王收購九龍倉,李首富入駐和記黃埔,華英兩大財團已經逐漸走向對立面。
有了前人事蹟,那麼他接下來挖怡和集團的肉,也就不怕被人報復了。
憑著他跟薛父的關係,他完全可以進入香江華資圈子,到時候有一眾華資財團做靠山,即便將來怡和集團想要報復,也拿他沒有辦法。
更何況怡和集團接下來幾年時間裡,一直專注著轉移資產,削弱在香江這邊的比重。
如此一來,他就更不需要害怕了。
至於英資財團,雖然現在的香江英資財團依舊佔據有利地位,但是隨著接下來兩國針對香江主權問題進行談判,不少英資已經開始萌生退出香江的想法。
而且英資財團裡面,也不是鐵板一塊,怡和集團固然很強大,但正是因為這種強大,惹得很多英資財團不喜。
正所謂,店大欺客,樹大招風。
怡和集團先前一系列的擴張,針對的可不僅僅只是華資公司,其中對準自己人的事件更是數不甚數。
畢竟,以前香江都是由英國人說了算的,華資財團也就只是在七八十年代開始逐漸冒頭。
從前世怡和集團面對內部資金短缺,不得不出售股票套現,不得不放棄香江電燈等一系列舉措。
就不難看出香江那些英資財團,要麼在大環境下自身難保,要麼就是選擇冷眼旁觀,眼睜睜的看著怡和集團吃癟。
想清楚這些,楊辰也就不再擔心了。
不過,聯想到薛父現在遇到了麻煩,自己怎麼著也得去看一下,想想辦法才行。
“阿瓊,待會你留在家裡好好休息,我吃完早餐回薛伯伯那邊看一下。”
一聽楊辰要自己留在‘家裡’休息,何朝瓊就忍不住臉紅,接著好似想到了什麼,搖頭道:“我還是回淺水灣別墅休息吧,這裡暫時不太方便。”
聞言,楊辰想了想,點頭道:“那好吧,待會我先送你回去。”
“摁”見楊辰答應了,何朝瓊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她是真的不想被薛雨菲撞上,雖然薛雨菲之前已經表示了不介意,但她突然之間跟楊辰發生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