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癱坐著,半響過後,緩緩道,“這事你的思慮是對的,但是阿元卻是需要更多的助力,這件事要不問問阿元的想法吧?”
楊氏知道老夫人這是以退為進,阿元那個性子怎麼可能真的斷了兩個妹妹的後路。
小事可以忍,大事怎麼也不能退讓。
楊氏還要說些什麼,老夫人直接敲定。
“罷了罷了,就讓阿元來決定吧。你且先下去,今晚就讓那兩個小畜生在祠堂跪著吧。”
見老夫人打著哈欠,楊氏也不好在說什麼,為今之計,只有看看阿元的意思了。
不過楊氏還真沒報什麼希望,阿元那孩子心底明亮,什麼都看得清楚,就是太過於善良了一點。有什麼委屈都自己受著也不願意說,也就跟那臭小子犟嘴的時候,還彷彿是個活生生有脾氣的人。
出了門,楊氏便見到兩個妯娌。
一個是太常寺薛家的姑娘,薛氏。
另一個是張侍郎府上的姑娘,張氏。
因為楊氏是續絃,雖然是長媳,但比起這幾個妯娌還是要小上不少。
“嫂子~”
薛氏張氏臉上掛不住,可是為了各自那討債的閨女也只好硬著頭皮上前求情。
楊氏看著兩人,“今日時辰不早,母親已經休息,兩位弟妹還是請回吧。”
薛氏臉上泛著紅,她自幼飽讀詩書,學習孔孟之道,受女德教化,最是不喜歡這樣興風作浪的女子。如今自己辛辛苦苦教養的閨女居然坐下如此錯事,真的是顏面掃盡。
二房夫人張氏反而要活絡些,因為在她看來,自己那個蠢貨女兒多半是又給人當槍使了。
“大嫂,不急不急,咱們先聊聊。”
楊氏看了一眼兩房的弟妹,嘆了一口氣。
“好。”老夫人雖然偏心,無論如何也想顧全永安伯府的那殘破的臉面,但是她有句話確實是說得對,阿元需要助力。
沒有助力的女人在後宮之中必定沒有寸步難行。
若是趙郡李家……哎,算了。
三位夫人尋了一涼亭坐下。
張氏奉上一盞茶,親自端給了楊氏,“大嫂也是知道,我家那傻丫頭,出了嗓門大點,簡直一無是處,平日裡就是讓她繡個花都能將手指扎個來回。要說她使些小絆子說些拈酸吃醋的酸話,我到還信,這真要是算計長姐,她定然沒這個心計。定然是被人當槍做了出頭鳥。”
楊氏臉色一變,放下茶盞,碰都沒碰。
比起楊氏,薛氏的臉色更不好看。
“二嫂這是什麼意思,想說什麼,不妨明說。”
張氏轉頭對薛氏笑笑,“沒別的意思,三弟妹可別多心。”
張氏這樣說,薛氏也不好再說些什麼。明知道張氏在詆譭女兒,可是,薛氏內心之中還是有股聲音告訴自己——真的有可能是阿瑾那孩子乾的。
“大嫂,你看這就是兩個不懂事的小丫頭,回去我們一定好生管教,肯定不會再惹麻煩。大嫂你看,可不可以……”
楊氏抬頭看向張氏,“不懂事?”
張氏一愣,楊氏接著道,“毀人名節,殘害堂姐,這僅僅是不懂事就可以一筆帶過的嗎?”
“大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