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崛起1639 > 第三四零章 治國之道

第三四零章 治國之道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大明之東山再起 崛起1639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雍涼風雲 穿越清朝當康熙 重灌軍火商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謝謝好友書迷昨日星辰的月票~~)

女人之間的交談仿如一場小規模的戰爭,旁敲側擊,勾心鬥角,處處機鋒,在周後與張皇后把周菡母女迎入宮之後,就親熱的交談起來。

孫菡與長平公主倒是沒什麼,長平公主雖稍大一些,但見識不如孫荻,聽著孫荻說起外面的見聞,一愣一愣的,充滿著嚮往。

周菡、周後與張皇后在一起,三個女人也是滿臉笑容,隨意拉扯了一陣子,周後與張皇后講著宮中的無聊寂寞,甚是酸楚。

周菡則講著從京城一路逃難的艱辛,遇到李信之後,跟隨李信東奔西走的艱苦,還有主持財務總公司的辛勞,周後和張皇后問起李信的事情,也毫不諱言。

“哎~~”

張皇后抹了抹溼潤的眼角,便嘆了口氣:“妹妹也是個苦命人吶,對了,李公子平日都讀些什麼書?”

周菡搖了搖頭:“他呀,好象從來不讀書。”

“呃?不讀書?”

周後和張皇后詫異的相視一眼,張皇后又問道:“難道李公子不讀聖賢書麼?”

“這……”

周菡有些難以回答,畢竟在骨子裡,她還是很傳統的,李信不讀聖賢書,平時沒覺得,這一被張皇后提起,好象是這麼回事啊。

孫荻接過來道:“張姨,李公子曾和小女談過聖賢的問題,李公子認為,對歷史上有功績的聖賢,可以偶像化,符號化,不應該神靈化,也就是說,如孔孟這等聖人,在禮儀上,要高高供起,但不宜過度註釋和曲解他們的文章著作,更不宜將之一言一行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乃至以之約束別人。”

“哦?”

長平公主不滿道:“這不就是離經叛道嗎?阿荻,你別怪我說話難聽,治國當用聖人之言,李公子摒棄聖人,這樣可不行啊。”

孫荻哼道:“聖人所處的時代和今世大不相同,孔孟之世,禮樂崩壞,以臣軾主,以下犯上者眾,故有春秋出,亂臣賊子懼的說法,而今世經上千年的展,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以亂世之典治今世顯然不合適,更何況千年來,無論是五經注我,還是我注五經,經多次註解,早已失了聖人原意。

正如禪宗,六祖慧能壯大禪宗,其本意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是自宋以來,至我朝,不僅佛門曲解禪宗,文人士子更是把禪宗糟蹋的汙七糟八,以致禪宗淪落為了打機鋒,逞口舌之利的手段,這豈不是可悲?故而王陽明對禪宗有將迎意必,自私自利,違背天理、戕害人性的批判。

聖人之言亦是如此,流傳的久了,必然會有歪曲,更何況聖人之世不同於今世,因此李公子大力反對程朱理學,請恕小女說句不中聽的話,程朱理學能於本朝壯大,與明太祖功不可分。

兩百多年前,明朝初建,然士人多懷念蒙元,說什麼此間樂,不降明的混帳話,故明太祖擷取程朱理學中的向君父奉獻之意,推廣程朱理學,從思想上要求士人向君父無私奉獻。

而李公子執政,講究有所出必有所得,群與臣,人與人之間,本質上是一種利益交換關係,正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並不要求世人對他愚忠,故不以聖賢之言為治國之道。”

“哦?”

周後與張皇后現出了動容之色。

不管她們是否贊同孫荻的說法,可是孫荻能說出這番話,本身就不簡單啊。

張皇后不禁讚道:“你這小姑娘,小小年紀便如此了得,長大了哪還得了?”

孫荻俏面微紅,赧然道:“張姨過獎了,其實這話不是小女說的,而是李公子說的,當時小女也有此疑問,李公子便是這般說辭,小女……覺得挺有道理的。”

張皇后又問道:“那李公子的治國之道是什麼?”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