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曾奪過他的慧梅,他也為此背叛了李自成,卻不代表他想著李自成去死,畢竟他是李自成收養的孤兒,李自成對他有教養之恩,在李自成的培養下,他張鼐才能奠定深厚的根基,一步步走到今天,他與李自成之間,只是相差一個義父義子的名份罷了。
明代以孝道治國,張鼐在內心深處,是把李自成當父親的。
李信理解張鼐的焦急心態,笑著擺擺手道:“暫時你不用擔心,清軍雖強,但李自成也不是軟柿子,更何況還有整個關中作為依託。
最初多爾袞靠奇襲,襲取了大同,好在李自成反應夠快,率軍趕赴太原,雖然在太原城下吃了場敗仗,不過多爾袞也沒有能力攻取太原,兩方相持至今,已經有近四個月了。
眼見寒冬將至,清軍的補給必受影響,這正是我軍奪取察哈爾,斷多爾袞退路的最佳時機,我任你為總督京營戎政,替我鎮守北京,由顧炎武幫辦軍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得令!”
張鼐抱拳施禮,但氣勢不是太足。
李信微微一笑:“等我回來,你去收復河南!”
“多謝李公子!”
張鼐這才精神一振,猛的抱拳稱謝。
他也想領軍出去作戰啊!
又向張鼐交待了些注意事項後,李信把陳永福找來,讓他立即率軍奔赴天津,乘船出海,攻打覺華島。
……
太原素有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美稱,到了明代,因晉王獲封太原,太原城的規模大範圍擴大,遂成為九邊之首。
李自成正在太原晉王府內,濃眉緊擰。
他沒想到,多爾袞從北京城下撤退之後,不引兵回瀋陽,居然會來攻打山西,他留在大同的守軍猝不及防,僅三日就兵敗城破,之後清軍連克朔州、析州,李自成得知訊息,大驚失色,回西安登基都顧不上,立刻引兵入晉,好歹搶先一步進了太原城,拒清軍於城下,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拉鋸戰。
多爾袞彷彿瘋了般,狂攻不止,雙方死傷累累。
剛開始李自成很不理解,但經過多方打探,總算清楚了多爾袞為何會傾盡全力攻打山西。
因為多爾袞若退回瀋陽,李信必然會北上察哈爾,扶立額哲為察哈爾大汗,堵死清軍由西協和中協南下的通道,而從山海關過來,又失去了奇襲之效,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滿清失去了察哈爾,只會被困死在遼東,漸漸內部生變,土崩瓦解。
這是一個死局,要想打破這個局面,清軍就必須南下劫掠,暫時李信不好啃,多爾袞就打起了山陝的主意,畢竟察哈爾雖然草場茂盛,可說到底,只是一片草原,沒有天災的時候,養蒙古人沒問題,遇到天災,蒙古人自己都養不活,更別提遠在遼東的滿清數百萬人口。
大清看似強大,卻是虛胖,在奪取北京受挫之後,就沒有任何退路,只能不停的開闢南下的通道。
李自成明白歸明白,心裡卻更加惱火,多爾袞打不過李信,來奪老子的地盤,豈不是在多爾袞心目中,自己還不如李信?柿子撿軟的來捏了!
儘管李自成私心裡時常有既有瑜,何生亮之感概,但他絕不承認,李信要強於自己,他認為,李信善於投機取巧,從一開始就奔襲淮揚,而他苦逼逼的在河南與朝庭的精銳作戰。
要知道,淮揚一帶百年未承戰事,當地的兵哪有什麼戰鬥力?
甚至他還覺得李信佔了他的便宜,要不是他拖住了朝庭的主力,李信哪有機會在淮揚立足?這也是他心裡始終抹不直的地方。
他覺得自己為李信做了嫁衣。
“皇上,有北京的訊息了。”
正當他的心情愈發煩躁的時候,高一功在外喚道。
喜歡崛起1639請大家收藏:()崛起163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