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崛起1639 > 第三零九章 磨盤陣

第三零九章 磨盤陣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狼行末日 航海札記 大明之東山再起 崛起1639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雍涼風雲 穿越清朝當康熙 重灌軍火商

謝謝好友浪裡小白龍的月票~~)

其實清軍的戰術並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完全是學著明軍而來,他唯一的好,是軍紀森嚴,未得命令,任何人都不會後退半步,直到戰死。

往明白裡說,清軍的特點是以悍不畏死來嚇阻敵人,遇上軍紀渙散的明軍,這一套尤其管用,可這並不代表清軍的真實戰鬥力有多麼強悍。

正如歷史上清軍滅李自成和張獻忠很容易,但是打這二人的殘部用了十幾年,很多勝利不是在戰場上取得,而是靠政治手段和各種離間分化政策。

從表面上看,騎兵始終未出的蕩寇軍仿如狂風暴雨中的小舟,被滿清鐵騎衝擊的支離破碎,場面甚是難看,但是在持繼不斷的槍炮聲中,清軍並沒有獲得突破性的進展。

雖然清軍悍不畏死,但是蕩寇軍也寸步不退,緊緊護持著火炮,有騎兵衝上來時,則拼刺刀,進行最殘酷的白刃戰。

多爾袞的眉心緊緊擰在一起,他原以為蕩寇軍僅火器犀利,近身白刃戰不可能是滿洲勇士的對手,可是眼前所見,讓他大吃一驚。

蕩寇軍的陣線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線形陣線,而是依據火炮為中心構築的點狀陣線,這種戰術的特點是以連為基本作戰單元,營為基本指揮單元,團作為上一級指揮機構,緊持自身,互相以火力支援,並不在乎被敵軍突入陣地,可以有效避免因死守防線帶來的大量死亡,又能充分的利用交叉火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原理如古代的八卦陣、天門陣等軍陣,並不是禦敵於陣外,而是把敵人放入陣中,利用陣勢的特點,集中區域性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當然,在火器時代,因著攻擊範圍的擴大,陣形結構也更加鬆散,如不刻意留心,誰也看不出這是一個大陣,事實上李信也沒有刻意去佈陣,就是按照獨立與相互支援的原則配製兵力,卻與古代的軍陣有異曲同工之效。

多爾袞看的清楚,每當騎兵踏入蕩寇軍的陣地,會從四面八方湧來優勢人數計程車兵揮著刺刀迎戰,別看只是尺許長的短刃,但裝在槍口上,攻防兼備,動作以刺殺為主,極少劈砍,簡練而有效,往往有專人架住從上劈下的馬刀,又有專人負責捅馬,馬倒了再去捅人,酷烈無比!

清軍的兇悍沒有對蕩寇軍起到任何嚇阻作用,蕩寇軍竟是越戰越勇。

更何況蕩寇軍的炮火還在不斷的轟鳴,士兵也揪著冷子開槍,清軍正一點一點的被削弱。

崇禎的太監,李自成的探子,悄悄打探著戰局,迅速奔回,彙報最新戰況。

“皇上,多爾袞兩面作戰,對蕩寇軍那裡好象也不順利,只要李信那裡能多撐一會兒,咱們這裡的戰事恐怕快要結束了。”

清軍圍攻釣魚臺已經是第四日,攻勢遠遠不如最初那般凌厲有力,順軍上下總算是鬆了口氣,這時牛金星來報。

“孃的!”

李自成氣不過的罵道:“咱們都打的精疲力盡,他倒好,瞅準時機出來摘果子,你們說,世上怎有如此奸詐之徒?”

眾將相對苦笑,還有人眼裡隱有恨意閃爍。

是的,順軍莫名其妙的被清軍攻打,作為罪孽禍首的蕩寇軍反在一邊看熱鬧,雖然頂住了攻勢,卻也元氣大傷,誰心裡能不恨?

哪怕是高一功和李雙喜,和李信相交莫逆,也是搖頭嘆息。

顧君恩道:“皇上,當務之急還是考慮戰後該如何,臣琢磨了下,當有三種結果,其一,李信與滿韃兩敗俱傷,這是最好的結果,皇上或還有機會進駐北京。

其二,李信大敗,那皇上應放下私人恩怨,盡全力救援蕩寇軍,否則唇亡齒寒,多爾袞必逼皇上投降,若有不從,挾大勝之勢進擊,怕是……不妙。

其三,滿韃大敗,皇上應立即擺出攻打北京的姿態,逼迫李信不許追擊,放滿韃回關外!”

殿內一片寂靜,其實道理誰都明白,留著清軍,可以牽制李信,畢竟自家連日大戰,幾近於彈盡糧絕,如果李信收編了蒙古人和漢軍,那順軍除了投降,就只有全滅。

幾乎沒人願意接受這樣的結局,說到底,投降過去的,始終是二等人,又怎及得在自己的山寨內逍遙快活呢,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做成張鼐。

很多人有自知之明,大字不識,又沒什麼謀略,既便投降了李信,也不會被任用,最多帶著財貨,做個富家翁而己,話說嘗過了權力的滋味,誰會輕易放下呢?因此不到最後沒辦法,是不會向李信投降的。

只是幫助清軍在道義說不過去啊!

李自成揮了揮手:“這事稍後再說,還是再打探打探吧。”

……

清營的高臺上,已經開始有了小聲議論,眾人原以為滿洲八旗會很快擊潰蕩寇軍主力,卻沒想到,在阿濟格和多鐸兩大悍將的親自指揮下,竟然久攻不下,並還漸漸有了不支的跡象。

蒙古人都是牆頭草,那時滿蒙的聯合尚處於初級階段,不如康熙以後緊密,蒙古人中,神色不免有了些古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鮮世子李溰也回頭小聲道:“有此雄兵,大明有希望了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