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向清國借兵,關寧軍將領和幕僚都表示贊成,並一致決定,先退回山海關,靜觀其變,當天五更以後,關寧軍退走,並於走前四處劫掠,尖銀『婦』女,放火燒燬村落。
老百姓在睡夢中驚醒,紛紛往曠野逃命,手腳稍慢,就被殺死,女的則被強尖。
當天亮的時候,關寧鐵騎退走了,玉田縣滿目瘡痍,遍地屍體,火光和濃煙沖天!
回到永平,吳三桂將薊遼總督王永吉的兩千多標營收為己有,隨即退往山海關,王永吉不願做吳三桂的食客,率數十親信幕僚和家丁奴僕逃去了天津。
當然,吳三桂給李自成回了封信,聲稱聞知東虜正在調集人馬,準備南犯,為確保關城重地,不得不率軍回防,待東虜威脅消彌,再率軍趕來,與李自成共剿信賊!
這分明是託詞,李自成聞之,大怒,將居住在北城的吳三桂一家三十餘口下獄。
這幾日來,隨著拷餉範圍日益擴大,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老百姓逃往南城,看著那拖家帶口的慘象,李仙風憤恨不己,好在三月份已經開春了,老百姓縮在屋簷下,倒也能對付過去,就是糧食成了大問題,要靠『蕩』寇軍接濟。
每天派發饅頭稀粥的鋪子前,排滿了長隊。
“想不到闖逆竟喪心病狂至此!”
高名衡對闖軍有著澈骨仇恨,冷聲道。
李仙風只是在李自成一攻開封時被圍過城,後隨著陳永福『射』中李自成,闖軍退去,並沒有切身之痛,而高名衡打過兩次開封之戰,死傷無數,險之又險,那慘痛的記憶尤在心間。
李信擺擺手道:“李自成是想整肅軍紀的,可惜他節制不了下面人,我們的糧食撐不了多久了,又不能象順軍那樣去搶劫老百姓,更不能詐取百姓隨身攜帶的錢財,這幾日必須要從通州運糧過來。”
陳永福點點頭道:“還有皇宮裡的幾千口,也得靠總司令您來養著吶!”
李信暗感無奈,給老百姓發糧也就算了,再往皇宮裡送糧,打心眼裡他不願意,可是不送不行,餓死幾千宮女太監事小,餓死了崇禎就是大事。
李仙風又道:“總司令,這樣僵持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順軍一日不退,消耗就難以計數,北京老百姓不能全靠您養著吧,況且從通州過來還有四十里,萬一被李自成劫了糧怎麼辦?”
李信沉『吟』道:“若我所料不差,清軍不日將會入關,吳三桂已有了降清之意,故引兵退回山海關,一個月內,我、李自成、清軍與吳三桂必將決戰,拖不了太久,至於糧草問題,我料李自成不敢先啟戰端,還沒膽量來劫我的糧。”
李仙風與高名衡雙雙施禮:“華夏國運繫於總司令一身,還望總司令小心行事。”
“我已有了定計!”
李信點了點頭。
……
清庭為南征一事厲兵秣馬,在四月初一的議政會議上,以誹謗睿親王身體不好,不能永久擔當輔政重任,挑撥是非為由,剝奪豪格統領的正藍旗七個牛錄,分給上三旗,罰銀五千兩,廢為庶人,隨軍出征,立功贖罪,並斬豪格親信俄莫克圖、楊善、伊成格,多爾袞也獲封為攝政王。
四月初七,多爾袞以攝政名義,代表順治,為出兵事到太廟分別祭太祖武皇帝與大行皇帝,焚化祝文,從此,多爾袞的攝政王名義正式確定。
初八清晨,順治於大政殿,賜下多爾袞敕印與敕書,敕書寫道:其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事大將軍當如事朕,同心協力,以圖進取,庶祖考英靈,為之欣慰矣,尚其欽哉!
最後授予了多爾袞奉命大將軍印。
四月初九,多爾袞親率多鐸、阿濟格,漢軍三順王恭順王孔有德、智順王尚可喜、懷順王耿仲明)、續順公『毛』文龍部沈世奎從子沈世祥)、洪承疇,范文程、滿洲諸貝勒貝子,八旗固山額真、梅勒章京等帶兵將領,朝鮮世子李溰,三分之二的滿蒙八旗,幾乎全部的漢軍八旗,約合十五萬大軍,誓師出征。
大軍離開瀋陽後向正西行走,然後將折向西南,從薊州、密雲境內進入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