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陳新甲趨步至案前,跪下去叩了個頭。
崇禎問道:“自從汪喬年在襄城兵敗以後,兩個月來闖賊連破豫中、豫東許多州、縣,連歸德府也破了,風聞就要去圍攻開封,卿部有何援剿之策?”
李自成在和李信分開之後,並未閒著,先與羅汝才攻破了商丘,又逢新任三邊總督汪喬年率卒三萬來攻。
汪喬年還在傅宗龍任三邊總督的時候,為討好崇禎,帶人去延安掘了李自成的祖墳,這還了得?李自成盡銳攻之,激戰五晝夜,攻破汪喬年踞守的襄城,以非常殘忍的手段將汪喬年活活折磨至死。
陳新甲叩頭說:“臣已檄催丁啟睿、楊文嶽兩總督統率左良玉等總兵,約有二十萬之眾,合力援剿,不使流賊窺汴得逞。”
崇禎對丁啟睿、楊文嶽的才幹並不相信,奈何朝中無人,也不相信左良玉會實心作戰,嘆了口氣道:“倘若援剿不利,還有兵可以調麼?”
陳新甲道:“目前兵、餉兩缺,實在無兵可調,倘若萬不得已,只好調山西總兵劉超、寧武總兵周遇吉馳援河南,另臣斗膽請皇上將李仙風從獄中放出,李仙風為官清廉,於河南頗負名望,若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既可領軍與闖曹二賊作戰,又可安撫河南士紳之心,或可收奇效。”
“嗯~~”
崇禎抓了李仙風,主因是傳聞福王被李自成剁成肉泥,做成了福祿宴,但是李信託史可法呈上的福王家書,讓他意識到福王尚在世,且多半在李信手上,如此一來,就失去了嚴懲李仙風的必要,於是點點頭道:“著李仙風明日來武英殿見朕。”
“臣代李仙風謝過皇上宏恩!”
陳新甲又磕了個頭。
崇禎向戶部尚書傅淑訓問道:“籌餉事急,卿部有何善策?”
傅淑訓戰戰兢兢道:“目前處處災荒,處處戰亂,處處殘處請賑、請餉,處處……”
崇禎幾年來聽多了這樣的話,心頭煩躁,向工部尚書劉遵憲問道:“為洪承疇設祭的地方可完全佈置就緒?”
劉遵憲道:“前幾天就已經完全就緒,因陛下將親臨賜祭,又將附近幾家貧民破舊房屋拆除,加寬御道,鋪了黃沙。”
崇禎轉向禮部尚書林欲揖,問道:“明日開祭,煩卿代朕前去,數日之後,朕必親臨致祭,望卿與陪祭諸臣務須齋戒沐浴,克盡至誠,獻饗致祭,感格忠魂,昨日朕看到承疇之子所刻承疇行狀,對承疇殉國經過敘述較詳,朕深為感動。”
說著,崇禎已是熱淚盈眶,喉頭壅塞,停了片刻,才道:“朕為一國之主,沒有救得承疇,致有今日!”
皇帝突然淚奔,群臣都低下頭,陪著皇帝落淚,突然,崇禎似是想到了什麼,揩乾眼淚,向陳新甲問道:“那李信曾說願為朕剿滅闖賊,你下道兵部文書給他,命他速帶兵,馳援開封,配合左良玉、丁啟睿作戰。”
陳新甲目瞪口呆!
李信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李信的危害遠遠高過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畢竟後二者兵力雖眾,卻四處流竄,惹人怨恨,又不建立官府,一派流寇作風,而李信穩紮穩打,得一地,佔一地,治一地,雖在明面上尚未建制,但所言所行,皆與建制沒太多區別。
這才是危險的人物,有明確的目標與綱領,有行之有效的手段,注意收買人心,無非是李信較為低調,自佔了揚州以來極少濫殺,不大惹人注目罷了。
崇禎見陳新甲沒有回應自己,不悅道:“當初朕見他有悔過之心,破格擢為高郵總兵,也該他踐行諾言了,你立刻下道兵部文書給他!”
陳新甲暗中叫苦,對於李信的所求,他是知曉的,人家明明要的是高郵知州,結果崇禎給了個高郵總兵,能樂意麼,更何況明報已經透過秘密渠道開始在北京少量發行,那篇有關洪承疇的文章他也看到了,這幾乎等同於向崇禎叫板,李信怎麼可能再為朝庭去打李自成?
喜歡崛起1639請大家收藏:()崛起163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