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身前跪倒了黑壓壓一群,不論文武官員,還是校場的戰士,全都跪在了李信身前,看著這一幕,紅娘子心潮澎湃,因為李信是她的相公,她為李信而自豪。
高桂英、慧英與周菡也是目中現出了希翼之色,高桂英曾和李信說不要名份,主要原因還是不想做妾,稱了王,則可擁有名份,慧英和始終矜持的周菡也是類似的想法。
“各位!”
李信卻是銳目一掃,便道:“大明朝歷兩百七十年,氣數已盡,這大好河山,我不坐,李闖、張獻忠,甚至關外的東虜也會坐,我自杞縣與紅娘起兵以來,就沒想著把這江山讓與別人,但是,大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此時建制,我們將成為朝庭的眼中釘,也為李闖和張獻忠之流吸引朝庭的注意,朱升曾向太祖進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如今我們還是應韜光養晦啊。
不過大家彆著急,大明朝滅亡,也就這三五年的事,屆時天下無主,我李信自當帶著大家逐鹿中原,總之,崇禎不能死在我們手上,現在,都起來吧!”
“總司令言之有理!”
“哈,多等幾年亦是無妨!”
眾人陸陸續續起來,其實他們也知道,通常第一次勸進是不可能成功的,至少要三次,讓無可讓,李信才會勉為其難的建制立國,第一次被邢三搶到了,誰都無話可說,畢竟邢三是紅娘子的本家叔叔,而紅娘子父母雙亡,就是事實上的長輩,形同於未來的國舅,由國舅勸進,誰敢和他搶?
很多人在意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尤其是第三次勸進,更是重中之重。
“李公子,雖然不稱王,但揚州一府的地盤太小了,我覺得還是應早日攻打南京,再向周邊用兵,把南直隸納入囊中才是正理。“
這時,高桂英提議道。
“不錯!”
李信點了點頭:“但是攻打南京並非一蹙而就,首先,我們兵力有限,不能消耗在無謂的攻城戰當中,其次,南京和揚州不同,揚州城狹小,被我們圍困,他撐不了幾日,韓文鏡又心膽俱喪,因此能輕取揚州,而南京城周120裡,糧草儲備充足,又有孫傳庭鎮守,我們若直接攻打,李自成攻開封可為前車之鑑,南京士紳必眾志成城,即便攻下,也損失慘重,所以攻打南京,需要把孫傳庭調出來打,狠狠揍他一頓,讓南京士紳見識到我們的厲害,再配合中華日報的宣傳,早晚南京會不戰而降。”
張全問道:“總司令,那如何把孫傳庭調出來?”
李信微微一笑:“崇禎給了孫傳庭與史可法半年大限,史可法的淮安兵暫且不提,可孫傳庭肯定時刻關注著揚州的動靜,如果我們此時把主力調走,孫傳庭會不會來攻?”
“嗯?”
眾人眼前一亮。
不過慧英問道:“李公子,孫傳庭久經戰陣,經驗豐富,難道看不出你是虛晃一槍?”
李通道:“我們拉出去並不是虛晃,而是真刀實槍的去打滁州,一來為攻打南京練兵,二來作好南下攻打和州今安徽馬鞍山市和縣)的準備,如和州在我們手裡,等於扼住了南京的西大門,並可隨時北上攻打廬州,解決盤踞於英霍山區的革左五營。
其實孫傳庭本有大才,從他硬生生從南京官紳手中敲了兩百萬兩就可看出,更何況還與各路義軍作戰十年,被他剿滅的流賊不知幾許,如他以重兵守護南京,足夠我們喝一壺,但崇禎急功近利,只給他半年之限,逼迫孫傳庭不得不主動進攻,只要我們把兵力拉出去,不論是真是假,孫傳庭都會攜主力渡江,更何況我們攻打滁州並非虛假,他哪能放過這天賜良機?
好了,我們都準備一下,十日之內,先把糧草運往六合屯駐,十五日之內,兵發滁州。”
“得令!”
眾人齊齊施禮。